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及地质成因

发布时间:2018-04-22 05:14

  本文选题:珠江口盆地 + 天然气水合物 ; 参考:《地学前缘》2017年04期


【摘要】:2013年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探取样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以不同形态分布于海底之下约10m至稳定带之上的不同深度区间。在GMGS2-08井位置,天然气水合物分别以脉状、块状形态出现在海底之下9~25m和65~80m(与碳酸盐岩有关)深度范围内。地震反射剖面上,含分散状水合物沉积层的底部深度与地震反射剖面上的似海底反射深度很好对应,但没有典型地震反射特征表明近海底沉积物中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在研究区另一钻探位置(GMGS2-16),取样也获得存在于近海底处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本文研究以多道高分辨地震数据为基础,利用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具有较高声波速度的特征,在正演分析近海底存在薄高速层时地震反射速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然后采用沿层速度分析方法获取近海底处的速度,据此推测近海底处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过GMGS2-08井和GMGS2-16井的地震反射数据的海底速度相干反演表现出明显的高速异常,而在GMGS2-11和GMGS2-12井位置则没有任何速度异常,与钻探取样结果一致。将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与区域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预测这一区域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布模式及地质成因。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探测和识别提供了有效手段,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以及深海油气工程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results of drilli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n 2013 show that natural gas hydrates distribute in different depths from about 10 m below the sea floor to above the stable zone. At the location of GMGS2-08 well, natural gas hydrates appear in the depth range of 925 m and 6580 m (related to carbonate rock), respectively, in the vein shape and block form below the bottom of the sea. On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the bottom depth of the sedimentary layer containing dispersed hydrates corresponds well to the bottom depth of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but there is no typical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 the sediments near the sea floor. Samples of natural gas hydrate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were also obtained at another drilling site in the study area (GMGS2-16). On the basis of multi-channel high-resolution seismic dat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coustic velocity in gas hydrate sediments, the variation of seismic reflection velocity in the presence of thin and high velocity layers near the sea floor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n the veloc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velocity analysis along the horizon,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hydr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are infer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locity coherent inversion of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passing through GMGS2-08 well and GMGS2-16 well shows obvious high velocity anomaly, but there is no velocity anomaly in the position of GMGS2-11 and GMGS2-12 well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rilling sampling results. The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data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o further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model and geological origi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near the sea floor in this area.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 an effective means for seismic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as hydrate near the sea, 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resources and the safety of deep-sea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4119)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6062,41406068)
【分类号】:P618.13;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红,刘守全,王建桥,蔡乾忠;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11期

2 ;我国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J];新材料产业;2000年06期

3 方银霞;;可燃烧的冰 天然气水合物[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0年06期

4 姚伯初;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J];热带海洋学报;2001年02期

5 戚学贵,陈则韶;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J];自然杂志;2001年02期

6 石磊;21世纪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J];河南地质;2001年01期

7 高爱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及我国的对策[J];海洋地质动态;2001年03期

8 金庆焕;天然气水合物几个值得考虑的问题[J];海洋地质动态;2001年07期

9 吴克勤;;海底藏着巨量“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21世纪新(?)源[J];海洋世界;2001年08期

10 陈荣发;;可燃烧的冰[J];化工之友;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锡武;;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雷兴林;何丽娟;;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聚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卢振权;;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前景浅析[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吴应湘;;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勘探及开采[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雷怀彦;王先彬;郑艳红;;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战略与“西气东输”相关的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韩月旺;苏现波;;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7 许红;刘守全;吴琳;蔡乾忠;闫桂京;孙和清;吴志强;李刚;龚建明;;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实践与资源经济战略对策[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8 陈多福;L.M.Cathles;;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及对海底天然气排放的控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淑红;颜文;;天然气水合物的三大环境效应[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张永勤;孙建华;赵海涛;刘秀美;王汉宝;;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钻具的试验研究及施工方案研究[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彬;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利与弊[N];中国海洋报;2004年

2 张卫东;天然气水合物:一朵带刺的玫瑰[N];中国石化报;2005年

3 记者 安丰;国家应加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4 记者胡创伟、张勇;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记者 江书程;天然气水合物将走进我们生活[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张浩;俄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7 赵艳霞;青岛所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扩建[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记者 张立;我国成功申办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N];中国矿业报;2011年

9 通讯员 杨惠晴 特约记者 曹雪晴;青岛所建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少勇;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终身成就奖和青年奖揭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uhammad Irfan Ehsan;巴基斯坦近海莫克兰增生楔含水合物地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李广才;地震叠前AVO反演与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程传晓;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传热特性及对开采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邬黛黛;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早期成岩作用和地球化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马立杰;利用卫星遥感探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郭威;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的室内试验及传热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贾瑞;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及蒸汽法试开采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王志远;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环空多相流流型转化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张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地层钻井液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10 孙璐;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伟;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及其表面张力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张凌;天然气水合物钻进时井内温度分布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3 盛堰;水深通信技术在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健;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保真器结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邹常伟;青海南祁连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陈晓庆;置换结合降压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栾奕;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及成因机理探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8 李攀峰;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海水溶解甲烷地球化学特征和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张志冰;海水中甲烷浓度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梁裕扬;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识别新方法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1785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85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