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藏体积压裂有效改造体积计算方法
本文选题:页岩气藏 + 体积压裂 ; 参考:《地球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页岩气藏矿场压裂实践表明,储层有效改造体积(effective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简称ESRV)是影响页岩气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生产效果的关键因素,ESRV的准确计算对页岩气藏压裂方案评价与体积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页岩储层改造体积(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简称SRV)多尺度介质气体运移机制,建立了SRV区域正交离散裂缝耦合双重介质基质团块来表征单元体渗流模型(representation elementary volume,简称REV),并结合北美页岩储层实例研究了次生裂缝间距、宽度等缝网参数对页岩气藏气体运移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SRV区域次生裂缝分布特征,采用分形质量维数定量表征裂缝间距分布规律,结合页岩气藏次生裂缝间距对基质团块内流体动用程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页岩气藏体积压裂ESRV计算方法.结果表明SRV区域次生裂缝间距对基质团块内吸附及自由气影响较大,次生裂缝间距小于0.20m时可以实现SRV区域基质团块内流体向各方向裂缝的"最短距离"渗流.选取北美典型页岩储层生产井体积压裂数据进行ESRV计算,页岩气藏目标井ESRV占体积压裂SRV的37.78%.因此ESRV受改造区域次裂缝分布规律及SRV有效裂缝间距界限的影响,是储层固有性质及人工压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bstract]:The fracturing practice of shale gas reservoir shows that the effective reconstruction volume (effective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ESRV)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effect of th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shale gas reservoir.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ESRV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evalua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 fracturing scheme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volume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on.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SRV) is a multi-scale medium gas mig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orthogonal discrete fracture coupled dual medium matrix mass in SRV region is established to characterize the cell body seepage model (representation elementary volume, abbreviated REV), and the secondary fissure spacing is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orth American shale reservoir examples. On the basi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ary fissure in the SRV region, the fractal quality dimension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rack spac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econdary fissure spacing on the fluid movement in the matrix mass, and the volume fracturing E of the shale gas reservoir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of SRV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secondary fissure spacing in the SRV reg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dsorption and free gas in the matrix mass, and the "shortest distance" seepage can be realized when the secondary fissure spacing is less than 0.20m. The volume fracturing data of the typical shale reservoir production wells in North America are selected for ESRV calculation. The Iwa Kehide target well ESRV accounts for the 37.78%. of the volume fracturing SRV, so ESRV is affect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sub fractures in the reconstructed region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effective fractures of SRV,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factors of artificial fracturing.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67427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5049-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17CX06010) 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工程资助项目(No.YCXJ20160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6M602227)
【分类号】:TE3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2 谭蓉蓉;;中国页岩气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长江大学召开[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3 董立;;我国需要尽快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4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5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6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7 张大伟;;加速我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战略构想[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2期
8 李世臻;乔德武;冯志刚;刘丽君;王倩;聂海宽;;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质通报;2010年06期
9 张鸿翔;;页岩气:全球油气资源开发的新亮点——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关键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4期
10 郭宏;李凌;杨震;吉万成;;有效开发中国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4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5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9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10 刘海锋;赵玮;;关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状况及研究方向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 冯三利 编者 整理;页岩气:非常规能源领域的新主角[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田力;我国可采页岩气26万亿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记者 王巧然;中加中心为发掘国内页岩气资源铺路搭桥[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刘亚南;印度公司收购美国页岩气资产[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月闻;重庆将开发千亿立方米页岩气作天然气补充[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单衍胜;辽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聚集条件与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姜宝益;页岩气藏开发可行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李智锋;页岩气藏孔渗特征与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扈金刚;湘西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韩超;蜀南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林腊梅;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宝成;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琚璇;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相智文;延长陆相页岩气储层分段多簇压裂裂缝模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孙艳玲;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纳米级孔隙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田枭;页岩气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甲烷—矿物反应实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786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8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