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柴西南翼山构造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发布时间:2018-05-30 05:24

  本文选题:新生代 + 构造演化 ; 参考:《断块油气田》2017年06期


【摘要】:在柴西区域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平衡剖面恢复了南翼山构造的形成过程,最后结合油气藏解剖,分析了南翼山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南翼山构造的形成与柴西区域演化相匹配,其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路乐河期至下油砂山期处于弱伸展阶段,发育小型断陷;上油砂山期至狮子沟期为弱挤压阶段,构造应力反转,受NNE—SSW向挤压,狮子沟期挤压加强,形成背斜雏形;第四纪强烈挤压阶段,形成现今的背斜构造。构造形成演化对成藏的影响体现在油气储集、运移和成藏期次3方面:构造演化控制了裂缝的发育期次及分布,从而改善了南翼山低孔低渗储层质量;翼北和翼南2条深断裂及伴生裂缝,构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喜山中期和晚期2次关键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成藏期次。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evolution history of Qaidam Basin ,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south wing mountain structure is restored by using the balanced section ,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s analyz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ern wing mountain structure matches the regional evolution of Qaidam Basi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s the development period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ractures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工作项目“青藏高原北部盐湖锂等新能源资源综合调查”(121201103000150012)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北大陆构造演化”中美双边研讨会闭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吴继远;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J];广西地质;1987年02期

3 汪寿松;加强对鄂尔多斯及其相邻地区沉积与构造演化的研究[J];地球科学信息;1988年03期

4 张守仁,万天丰;柴西北地区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2期

5 董秀伟;陈春燕;李清辰;王万鹏;符瑞祥;王风英;;莘县凹陷构造演化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20期

6 张以,

本文编号:1954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54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