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带凹陷井筒固井驱替效率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0 11:25
【摘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岩性不一致和钻井工艺等原因往往造成局部井径扩大和井壁冲蚀,形成局部有凹陷的井筒,现场称为“扩径井”,这不仅给钻井带来了挑战,而且对固井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良好的井下封隔效果,取得比较高的固井质量,就必须提高固井过程中注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所以,研究凹陷井筒固井顶替流动过程和顶替效率对提高固井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非牛顿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结合相关的固井顶替理论知识,运用CFD软件Fluent对凹陷井筒固井顶替流动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流态、扩径段长度、密度差、浆体性能对凹陷部分水泥浆顶替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流态、扩径段长度、密度差对顶替效率的影响远大于浆体性能对顶替效率的影响;采用塞流或紊流顶替、增大水泥浆与钻井液两者之间的正密度差、增加水泥浆的稠度系数或者钻井液的流性指数、增加水泥浆与钻井液的动切力以及增大水泥浆的塑性粘度(控制到0.05Pa·s左右)都有利于提高凹陷部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反之则会降低凹陷部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此外,凹陷部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也在不断地增大,当顶替效率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凹陷部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基本不变。研究结果对提高凹陷井筒固井顶替效率及固井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有助于明确凹陷井筒固井顶替流动过程中的顶替机理,为注水泥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of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drilling technology, local hole diameter is enlarged and well wall erosion is formed, which is called "expanding diameter well" in the field, which not only brings challenges to drilling, Moreover,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ementing quality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downhole sealing effect and high cementing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cement slurry during cementing, so,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cementing displacement flow process and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for improving cement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 and the basic governing equations of fluid motion, the cementing displacement theory is combined with CFD software Fluent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cementing displacement flow in the sag wellbore. The effects of flow state, length of expanding section, density difference and slurry performance on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cement slurry in the sag are studied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state, the length of the expanded section, The influence of density difference on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slurry performance on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By using plug flow or turbulent displacement, the positive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cement slurry and drilling fluid is increased, and the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 cement slurry or the fluidity index of drilling fluid is increased. Increasing the dynamic shear force of cement slurry and drilling fluid and increasing the plastic viscosity of cement slurry (controlled to about 0.05Pa s) can improve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the cement slurry in the sag, otherwise, it will reduce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the cement slurry in the sag.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the cement slurry in the sag also increases with the extension of time. When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increas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the cement slurry in the sag is basically unchang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ime.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cementing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nd cementing quality in the sag wellbor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in the cementing displacement flow process of the sag wellbore. It provides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ement injecti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2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生;;关于油田固井技术的几点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4期

2 郭瑞祥;李明;;关于水平固井技术的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5期

3 杨斌;;大力发展非常规固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0期

4 赵凯民;第三次全国固井工作会议召开[J];石油钻采工艺;1990年03期

5 马汝清,,张庆福;临盘地区水泥掺粉煤灰固井效果[J];石油钻探技术;1995年04期

6 周仕明;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固井技术座谈会在德州召开[J];石油钻探技术;1999年06期

7 董世志;赵元伟;;油田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前景探讨[J];河南科技;2014年01期

8 冯克满;;中国石油固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01期

9 刘云鹏;;国内外固井设计模式分析[J];今日科苑;2014年01期

10 安策,陈尚礼;延迟固井技术研究及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光超;罗宇维;黄卫东;刘云华;张明深;;南海高温高压气层固井技术——乐东22-1-7井固井总结[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楚峰;王瑞和;王成文;;煤层气井固井技术现状与展望[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庞兴鹏;张勇;张青林;;MTC固井技术在地浸钻孔施工中的应用[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李子丰;阳鑫军;王兆运;田新民;;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预膨胀固井技术[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李玉海;刁胜贤;;漂珠低密度水泥在胜利油田低压漏失层固井中的应用[A];山东石油学会钻井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辉 史广妍 李波;无缝衔接巧治固井“肠梗阻”[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记者 吴莉;长城钻探地热固井技术肯尼亚受“热捧”[N];中国能源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宗钢;为了固井技术的中国造[N];中国石化报;2013年

4 张可春 洪桐 张强;“皇家固井”享誉新疆[N];中国石化报;2003年

5 周宏;矿渣固井技术推广前景广阔[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王敦则;集团公司固井技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王喜春 王金法邋赵光臣 闫业军 李萌;黄河固井:驰骋伊朗市场[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本报通讯员  李兴宾;大漠戈壁固井人[N];经理日报;2006年

9 李兴宾;中原固井海外市场份额与效益同增[N];经理日报;2007年

10 记者 王燕宁 通讯员 王启兵;南京工大攻克油田固井技术难题[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鑫军;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预膨胀固井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2 彭志刚;水硬高炉矿渣MTC固井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3 王斌斌;固井水泥浆流变特性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杨智光;固井封固理论与应用技术[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5 赵林;高温超压地层固井降滤失剂AMPS/DMAM/FA/AM共聚物的合成与特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齐志刚;低温低水化热固井水泥浆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于桂杰;长效地应力机制下套管应力与抗挤强度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席永盛;油田固井用SBL的合成、应用研究及MLPNBR的制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明;典型矿物材料对固井水泥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及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10 黄河福;MTC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蕾;平方王油田低压易漏井固井水泥浆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刘莹;固井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3 景安升;基于三维技术的固井多媒体软件开发[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王征;大庆油田外围异常地层压力区侧斜井固井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董广超;固井水泥浆体积收缩对环空气窜的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童杰;塔里木油田碳酸盐探区固井质量过程控制的关键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房皓;长宁—威远地区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8 邵景妍;带凹陷井筒固井驱替效率的数值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9 张桂林;可复位式预应力固井地锚的设计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郑章义;振动固井装置的设计及振动传播规律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1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61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