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分子筛类型对四氢萘加氢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12 09:12
【摘要】:分别以改性Beta,Y,ZSM-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Mo体系催化剂(分别命名为CAT-B,CAT-Y,CAT-Z),利用XRD、N_2吸附-脱附、NH_3-TPD、Py-FTIR、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四氢萘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连续加氢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分子筛催化剂对四氢萘加氢裂化反应活性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T-B催化剂有较适宜的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并且较CAT-Y和CAT-Z催化剂有较高的L酸量和B酸量,在金属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力方面表现较弱,有利于金属组分的分散;催化剂对四氢萘加氢裂化反应转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AT-BCAT-YCAT-Z,在四氢萘转化率相同时,催化剂CAT-B对BTX及加氢裂化产物的选择性最高,对缩合产物的选择性最低。
[Abstract]:Using modified Beta,Y,ZSM-5 molecular sieve as support, the catalysts of Ni-Mo system (named CAT-B,CAT-Y,CAT-Z) were prepared by isovolumetric impregnation method. XRD,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NH_3-TPD, were used. The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Py-FTIR,H2-TP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on the activity and product selectivity of tetralin hydrocracking were investigated in a fixed bed continuous hydrogenation unit using tetralin as a model compou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T-B catalyst has more suitable pore structur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higher L acid and B acid content than CAT-Y and CAT-Z catalysts, and weak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metal component and support. It is favorable to the dispersion of metal components; The order of conversion of catalyst for hydrocracking of tetralin from high to low is that when the conversion of CAT-BCAT-YCAT-Z, is the same, the selectivity of catalyst CAT-B to BTX and hydrocracking product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selectivity to condensation product is the lowest.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中国海油总公司“十二五”重大科技项目(CNOOCKY125ZDXM26TJY03TJY2014-03)
【分类号】:TE6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伯章;加氢裂化的进展[J];炼油设计;2001年10期

2 郑世桂;加氢裂化协作组第五届年会在乌鲁木齐召开[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年09期

3 钱伯章;新型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通过鉴定[J];天然气与石油;2004年03期

4 郑世桂;加氢裂化协作组第六届年会在天津召开[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年08期

5 ;先进的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实现工业应用[J];川化;2005年01期

6 李立权;;提高我国加氢裂化工程技术的对策思考[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年S1期

7 刘涛;赵玉琢;曾榕辉;;精制油氮含量对加氢裂化及其产品影响的考察[J];当代化工;2011年04期

8 钱伯章;;两种搁置的加氢裂化工艺获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年07期

9 ;绿色加氢裂化成套技术在海南炼化公司实现工业应用[J];炼油与化工;2012年06期

10 朱义勤,,何跃;高压加氢裂化精制催化剂的应用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立权;;提高我国加氢裂化工程技术的对策思考[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尹恩杰;李胜山;黄新露;;加氢裂化工艺流程的选择[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胡志海;张富平;聂红;李大东;;尾油型加氢裂化反应化学研究与实践[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苟爱仙;马守涛;于宏伟;王宏太;;薄层色谱法用于加氢裂化原料族组成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程燕;樊红雷;武素香;王前;韩布兴;;超临界水傒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杨东升;;原料性能对加氢裂化过程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凤来;杜艳泽;刘昶;;加氢裂化阻垢剂对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戴宝琴;李淑杰;孙发民;;低成本β沸石的合成及其加氢裂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邱波;林凌;伊晓东;王跃敏;方维平;万惠霖;;SiO_2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在正癸烷加氢裂化反应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邴淑秋;赵吉娜;;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再生分析[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海青;加氢裂化工艺可为环保助力[N];中国化工报;2005年

2 魏静;世界最大锻焊结构加氢裂化反应器在一重问世[N];中国企业报;2008年

3 新华;中国制造出世界最大加氢裂化反应器[N];江苏科技报;2008年

4 郑伟;加氢裂化:21世纪的环境友好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1年

5 郑伟;加氢裂化:必须坚持创新—领先—跨越[N];中国石化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郑伟;加氢裂化:炼油工艺的绿色使者[N];中国石化报;2002年

7 郑伟;单段两剂加氢裂化工艺开发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3年

8 ;乐在加氢创新中[N];中国石化报;2009年

9 苏建玲 孙凯文;加氢裂化非均相分离保设备长周期运转[N];中国化工报;2009年

10 石文;加氢裂化成为石化核心技术[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松涛;加氢裂化催化剂选择性的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1年

2 张学军;加氢裂化多产中间馏分油分子筛和催化剂的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豪;渣油在自硫化油溶性催化剂下的加氢裂化反应[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2 王健;多级孔Y和Beta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3 李锃瑜;轻油型一段串联加氢裂化工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宋欣;双环化合物加氢裂化反应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黄越鹏;加氢裂化生产过程控制方案设计与改进[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庞璐;费—托合成蜡油加氢裂化反应过程数学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喻芳;滴流床加氢裂化反应器的数值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王秋萍;馏分油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的选择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张静;加氢裂化空冷器管束的多相流模拟和注水点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文勇;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的研制与中试放大[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6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26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