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高产油异养小球藻的ARTP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液上清液回用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5:53
【摘要】:本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体诱变技术对异养小球藻进行诱变育种,以期获得产油量较高的优良藻株。采用异养小球藻发酵液上清液作为配料用水对其含有的营养物质循环利用,可有效降低异养小球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本实验从对异养小球藻的藻种选育、发酵液上清液的循环利用、发酵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通过ARTP诱变技术筛选出遗传稳定性好油脂含量较高的藻株;(2)确定了异养小球藻的最佳采收时间;(3)发酵液上清液回用比例的研究;(4)优化培养基中酵母粉、K_2HPO_4、MgSO_4、微量元素等营养盐的组成;(5)对发酵工艺参数pH、温度、装料量、光照强度进行优化;(6)通过50 L发酵罐放大试验对上述试验结果进行验证。1.采用ARTP等离子诱变方法对异养小球藻进行诱变,以照射时间作为自变量,以致死率90%为阈值确定最适的诱变时间为50 s。在平板培养基中以菌落的颜色为初步筛选指标,最终在摇瓶发酵末期对藻细胞内的油脂进行提取并对其质量体积浓度进行测定,以候选藻株为出发藻株进行诱变筛选。结果表明,ARTP诱变条件下异养小球藻诱变株的正突变率为0.8%,得到的突变株的油脂含量比原始菌株高5.4%。并确定了异养小球藻摇床发酵的最佳采集时期为稳定期第108 h,单位菌体质量可达到最大值11.2 g/L。2.以筛选出的目标藻株为藻种来源,采用发酵液上清液作为配料用水,通过回用比例的试验、单因素试验与L_9(3~4)正交试验进行发酵配方的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发酵参数的优化,进而考察了利用上清液培养异养小球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发酵液上清液回用比例占总发酵液的30%时处理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和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如下:酵母粉2 g/L、K_2HPO_4 0.3 g/L、MgSO_4 0.2 g/L、微量元素母液0.5 mL、pH值7、发酵温度30℃、装料量50%、光照强度7000 lx。3.在以筛选出的目标藻株为藻种来源,发酵液上清液回用比例为30%,酵母粉2g/L、K_2HPO_4 0.3 g/L、MgSO_4 0.2 g/L、微量元素母液0.5 mL、pH值7、发酵温度30℃、装料量50%、光照强度7000 lx的基础上,进行50 L发酵罐放大试验,发酵240 h下罐时异养小球藻细胞内积累的油脂含量较对照组高约5.4%,上清液一次回用的质量体积浓度较对照组高约71%,二次、三次循环回用积累的质量体积浓度依次降低,但仍比对照组高,通过核算可知,通过上清液的循环使用,可以节约30%的用水量、40%的营养物质用量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图文】:

异养,小球藻,油脂含量,生长周期


100 100 -TP 诱变后高产油异养小球藻藻种的筛选异养小球藻最佳采样时期的确定小球藻出发藻株生长周期内油脂含量的积累情况如图 3-1 所示,最基中时,异养小球藻的油脂积累速率较低,此时异养小球藻细胞处h),细胞需要调节自身内部条件以适应外界环境,进而激活异养小合成途径;当到达对数期(24~84 h)时,,异养小球藻的生长、代过程均在进行,此时,大量营养物质需要被细胞吸收,因此此过程最佳时期;当细胞生长进入稳定期(84~108 h)时,异养小球藻细细胞内营养物质较为富足,因此这一时期异养小球藻细胞内油脂含大值。因而采收异养小球藻提取胞内油脂的最佳时期为异养小球藻h 时。

示意图,油脂含量,诱变,突变株


高产油异养小球藻的 ARTP 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液上清液回用的试验研究RTP 诱变后异养小球藻藻株油脂含量的动态变化小球藻经过 ARTP 诱变后,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中挑选单藻落至 1 L 三角瓶培养,当异养小球藻生长到稳定期后,测定其质量体积浓度和油脂含量。RTP 诱变后测得的油脂提取率,进而对高油脂异养小球藻藻种进行筛选。图 3-2 可知:ARTP-N1 为出发藻株,在分离筛选出的 12 株 ARTP 诱变后其中有 5 株藻株的油脂含量较原始的藻株高,分别记做 ARTP-N3、ARTP-N8、ARTP-N9、ARTP-N11,5 株藻株的正突变率均达到了 42%,在 5 株发异养小球藻藻株中筛选出 3 株油脂含量最高的藻株,分别记做 ARTP-N6、ARTP-N8,油脂含量分别比原始藻株提高了 4.3%、3.6%、5.4%,选取进行试验,测定其生长曲线并与出发藻株相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667;TQ9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华伟;林炜铁;陈涛;;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及应用前景[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年04期

2 刘世名,梁世中;植物激素在小球藻异养培养中的作用[J];植物学通报;1999年06期

3 马志珍;;微藻的异养培养技术及应用[J];国外水产;1995年04期

4 熊源;林施泉;黄凌风;黄邦钦;;南海北部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时空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3期

5 李凤超;曹卫荣;康现江;;自由生活的异养鞭毛虫多样性及生态功能[J];生态学报;2009年09期

6 肖胜生;叶功富;张立华;金钊;刘丽香;;不同林龄的木麻黄林下土壤异养呼吸特征(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9年04期

7 何霞;吕剑;何义亮;赵彬;李春杰;;异养硝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6年05期

8 黄凌风;潘科;郭丰;林施泉;篮文陆;;我国海洋微型异养鞭毛虫研究:现状与展望[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9 张丽君,杨汝德,肖恒;小球藻的异养生长及培养条件优化[J];广西植物;2001年04期

10 张海滨,孙世春,麦康森,梁英;微藻异养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彬;林燕;何义亮;;异养硝化及其在脱氮工艺中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钧;牟丽娉;赵永贵;;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培育及其功能菌株的分子检测[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王s

本文编号:2694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94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