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电磁感应的聚合物粘度测量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7:43
【摘要】:石油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油及其制品。随着对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石油含量的减少,更加科学的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主力油田都已实施三次采油中聚合物驱油技术,而聚合物溶液在注入过程中粘度损失大,严重影响石油采收率。因此,聚合物溶液的实时在线测量尤为重要。本文以研究聚丙烯酰胺的粘度特性为目的,采用基于电磁感应的实时在线测量方法。首先对电磁感应的聚合物粘度测量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粘度测量ANSYS仿真模型,确定设计方案,进行重复性测量、不同温度测量、试验误差分析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NSYS Maxwell进行磁场仿真,并对磁场矢量图及磁场对永磁铁进行受力分析。通过仿真确定永磁铁的受力与时间关系,根据理论分析得出计算公式,从而计算出粘度与时间关系,最终确定实验的可行性。本文以STM32微处理器控制聚合物粘度测量系统,测量装置主要采用控制处理电路、驱动电路,装置可得到各个时间下的聚合物粘度测量值,通过显示不同温度对应的实时粘度曲线。软件设计主要包括PWM输出模块、输入捕获模块、粘度数据处理模块。从聚合物粘度测量样机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本文设计的样机在测量粘度时,测量系统的实验测量误差不超过20%,最大测量偏差在21mPags。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测量精度最高可达7%。同时也验证了基于电磁感应的聚合物粘度测量的可行性。因此,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适用于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粘度的测量。本研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实际意义外,对聚合物溶液流量测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46;O631.6
【图文】:

原理图,毛细管法,原理图,毛细管


图 1.1 毛细管法原理图原理可简述为,有一两端存有压力差的毛细管,其压力差可通过压力液体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匀速流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毛细管两端的测量细管两端的压差呈正比[15]。这种比例关系如公式 1-1 所示,称为式。QLRP84 是待测溶液粘度; 是毛细管内径;P是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是待测溶液通过毛细管两端流量;是毛细管的长度。细管法有结构简单且测量精准等优点。所以毛细管法一直是实际生产并且也是我国目前计量部门标定标准粘度的唯一仪器。

原理图,旋转法,原理图,落球法


落球法是目前所有的粘度测量方法,更适合测量粘度较高的液体,但由于样就额外的需要另一个测量量,会使测通常不采用落球法,只是使用落球法进应采用落球法[22]。围最广的粘度测量方法是旋转法[23]。其被测液体中做角速度固定的旋转运动,做旋转运动[24]。同样当液体做角速度固也会由于粘性力的作用而角速度固定的置于被测液体中,当圆柱体 A 做角速用随着物体的旋转而做不同角速度的旋旋转。圆柱体在测量液体匀速转动时,旋转速度越慢,通过测量圆柱体匀速旋的粘度[27]。

曲线,浓度关系,剪切速率,曲线


量小且分子链长的聚合物分子团同时通过不同流速的多分液链上的各个分子团会随所处液体层面的流速向前运动,但这久[56]。不同流速下流体剖面的平行分布导致了大分子在流体就像细长的绳索在河水中随着河水一起流动,在大分子链流切速率或剪切应力会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并由于分子链,比如聚丙烯酰胺有着对剪切力非常敏感的特质,同样的部着同样的特质,他们都是对剪切力非常敏感的假塑性液体,加[57],溶液的粘度则随之不断的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当剪切的速率比较小时,纵向拉取的无规则分子团有利于从而导致了溶液粘度较低[58],由此可以看出,剪切速率如果程度也会增加,但相反的,溶液粘度则会随之下降,对聚丙很大是相对分子质量,它们之间成正向关系,相对分子质量牛顿流体[59]。在大庆油田,使用的产品基本都是假塑性流体聚丙烯酰胺溶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延辉;谢涛;张长胜;李英娜;赵振刚;李川;;旋转式FBG粘度仪的研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年08期

2 徐秋敏;宋伟;崔艳敏;秦洪运;;基于Ansoft的电磁装置仿真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14期

3 黄漫国;刘德峰;李欣;张梅菊;王燕山;;液体黏度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测控技术;2015年04期

4 刘聪;赵美蓉;马金玉;;基于柔性铰链的液体粘度测量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5年03期

5 袁晓蓉;高赞军;王学会;徐象国;陈光明;韩晓红;;一种适用于低沸点混合制冷剂粘度测量装置的研制[J];制冷学报;2014年05期

6 刘胜兴;;聚合物驱油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4年23期

7 时新淦;何敏;陈丽婷;尹武良;李安阳;;H型电磁测厚涡流传感器的时域仿真研究[J];机电工程;2014年01期

8 夏惠芬;马蒋平;冯海潮;殷代印;张九然;马文国;;聚丙烯酰胺溶液在渗流过程中的流变性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03期

9 郑永真;王路艳;陈红岩;;一种带有粘温转换功能的新型旋转粘度计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年11期

10 赵方炎;;油田污水处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丽;董俊良;孙武峰;;液体粘度在线测量的方法研究[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涵;基于直流负载特性的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7年

2 温冠华;智能乌氏粘度仪液位检测技术与管理单元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马力;基于旋转法粘度测量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4 程瑜;双河油田高温化学驱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5 曹杏;液体磁性磨具粘度特性研究及测定装置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孙丹;基于旋转法的多功能液体粘度自动检测装置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王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共聚行为及性能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斌;注聚液在线粘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振;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探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唐为义;流体粘度在线测量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5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05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