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在油藏深部优势渗流通道的封堵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19 10:42
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可以有效治理水驱油层水流优势渗流通道并提高采收率。通过建立凝胶调剖剂在非均质渗透层间渗流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凝胶调剖剂的黏度对优势渗流通道封堵的作用效果;研发了低初始黏度、具有pH值响应、成胶强度和交联时间可控的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铬凝胶体系。在10 m长岩心和3管并联岩心进行封堵模拟实验,测试了聚合物凝胶体系剪切后的自修复黏度等流变学参数,研究了分流率、注入压力以及凝胶封堵的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凝胶体系的低初始黏度是优先封堵地层深部高渗透层优势渗流通道、扩大波及体积的关键参数,聚合物凝胶体系的初始黏度低于10 mPa·s、延迟交联时间控制在30 d以上。长岩心封堵后水驱各段压力梯度比注入聚合物后续水驱时提高了6.55倍;经扫描电镜微观测试发现在岩心不同位置孔隙中存在明显的膜状凝胶;在并联岩心中,当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进入水窜流的高渗层封堵后,注入水高渗层分流率由72.7%降低为0.7%。大庆油田1井组(6注12采)深部调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水压力从7.8 MPa上升到9.8 MPa;8口连通油井日产液量下降16.2%,阶段累积增油563 t。低初黏可控聚合...
【文章来源】:石油学报. 2020,41(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实 验
1.1 实验材料
1.2 聚合物凝胶溶液的配制
1.3 测试仪器
1.4 长岩心驱替实验
1.5 3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
2 渗流理论模型
3 结果与讨论
3.1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成胶性能
3.2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自修复性能
3.3 长岩心动态成胶及封堵性能
3.4 3管并联岩心封堵及分流性能
4 现场应用
4.1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调剖现场试验方案
4.2 现场试验效果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强度堵水剂裂缝细管模型堵水模拟实验[J]. 吴千慧,葛际江,张贵才,郭洪宾,赵庆琛. 石油学报. 2019(11)
[2]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配注工艺技术[J]. 李杰训,赵忠山,李学军,王梓栋,李娜. 石油学报. 2019(09)
[3]全过程调剖技术与三元复合驱协同效应的动态特征[J]. 李永太,孔柏岭,李辰. 石油学报. 2018(06)
[4]多层组装磁性聚合物复合微球调剖剂的制备及性能[J]. 张定军,白雪,陈玉娴,吴彦飞,李宪文,陈振斌,马应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03)
[5]变流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作用规律及应用效果[J]. 朱焱,高文彬,李瑞升,李宜强,袁靖舒,孔德彬,刘吉雨,岳增存. 石油学报. 2018(02)
[6]聚丙烯酰胺-Cr3+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关系[J]. 孙斐斐,林梅钦,王玉功,汪小宇,张林,董朝霞,朱道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06)
[7]插层聚合物凝胶深部液流转向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J]. 王洪关,何顺利,冯爱丽,程中疆,白胤杰. 石油学报. 2014(01)
[8]有机凝胶控水及堵水技术研究[J]. 贾虎,蒲万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9]延缓交联体系深部调剖性能的影响因素[J]. 戴彩丽,赵娟,姜汉桥,汪庐山,靳彦欣,吕心瑞,赵福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10]国内外堵水调剖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 熊春明,唐孝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01)
本文编号:3041003
【文章来源】:石油学报. 2020,41(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实 验
1.1 实验材料
1.2 聚合物凝胶溶液的配制
1.3 测试仪器
1.4 长岩心驱替实验
1.5 3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
2 渗流理论模型
3 结果与讨论
3.1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成胶性能
3.2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自修复性能
3.3 长岩心动态成胶及封堵性能
3.4 3管并联岩心封堵及分流性能
4 现场应用
4.1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调剖现场试验方案
4.2 现场试验效果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强度堵水剂裂缝细管模型堵水模拟实验[J]. 吴千慧,葛际江,张贵才,郭洪宾,赵庆琛. 石油学报. 2019(11)
[2]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配注工艺技术[J]. 李杰训,赵忠山,李学军,王梓栋,李娜. 石油学报. 2019(09)
[3]全过程调剖技术与三元复合驱协同效应的动态特征[J]. 李永太,孔柏岭,李辰. 石油学报. 2018(06)
[4]多层组装磁性聚合物复合微球调剖剂的制备及性能[J]. 张定军,白雪,陈玉娴,吴彦飞,李宪文,陈振斌,马应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03)
[5]变流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作用规律及应用效果[J]. 朱焱,高文彬,李瑞升,李宜强,袁靖舒,孔德彬,刘吉雨,岳增存. 石油学报. 2018(02)
[6]聚丙烯酰胺-Cr3+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关系[J]. 孙斐斐,林梅钦,王玉功,汪小宇,张林,董朝霞,朱道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06)
[7]插层聚合物凝胶深部液流转向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J]. 王洪关,何顺利,冯爱丽,程中疆,白胤杰. 石油学报. 2014(01)
[8]有机凝胶控水及堵水技术研究[J]. 贾虎,蒲万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9]延缓交联体系深部调剖性能的影响因素[J]. 戴彩丽,赵娟,姜汉桥,汪庐山,靳彦欣,吕心瑞,赵福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10]国内外堵水调剖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 熊春明,唐孝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01)
本文编号:3041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4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