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粉煤灰三相泡沫的制备及其稳定机制

发布时间:2022-10-30 13:38
  利用α-烯烃磺酸钠(AOS)作为起泡剂、钠土和粉煤灰作为固相颗粒,研制高性能三相泡沫体系,结合固体颗粒悬浮分散性和固体颗粒与起泡剂的相互作用研究粉煤灰三相泡沫的稳定机制,用界面张力仪研究高分散固体颗粒与AOS在气/液界面膜上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AOS质量分数为0.5%、钠土质量占固体颗粒质量的33.3%、固体颗粒质量分数为5.0%时,三相泡沫起泡体积达到275 mL,析液半衰期达到72 min,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定性;钠土作为分散剂吸附在粉煤灰表面,阻碍了粉煤灰颗粒聚集沉降,提高了颗粒悬浮分散性;固体颗粒增加了三相泡沫界面黏弹性,但AOS质量分数越大,界面黏弹性降低,泡沫稳定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是因为AOS质量分数较低时,与固体颗粒发生单层吸附,疏水基向外,改变了颗粒润湿性,提高颗粒界面分散能力,泡沫稳定性增强,AOS质量分数较高时,AOS在颗粒表面形成双层吸附,亲水性增强,同时起泡剂分子与固体颗粒在界面上形成竞争吸附,泡沫稳定性减弱。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实 验
    1.1 实验药品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三相泡沫的制备
        1.3.2 固体颗粒沉降过程分析
        1.3.3 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测定
        1.3.4 固体颗粒微观形貌测定
2 结果分析
    2.1 粉煤灰三相泡沫体系研制
        2.1.1 起泡剂质量分数优化
        2.1.2 固体颗粒配比和含量优化
    2.2 粉煤灰三相泡沫稳定性机制
        2.2.1 固体颗粒的悬浮分散性
        2.2.2 固体颗粒与起泡剂的相互作用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多重光散射的聚磺钻井液体系稳定性研究[J]. 卢俊锋,苏俊霖,赵竹轩.  精细石油化工. 2018(01)
[2]白云母/硅微粉疏水改性对三相泡沫热稳定性的影响[J]. 吕科宗,蒋新生,何标,李阳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04)
[3]三相泡沫体系流变特性实验研究[J]. 赵金省,李攀,乔守武.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6(06)
[4]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研究[J]. 李敬,张瑾,于剑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04)
[5]泡沫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Ⅱ)——泡沫流体在近井及地层中的应用[J]. 李兆敏,李冉,刘伟,高强.  油田化学. 2013(01)
[6]泡沫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Ⅰ)——起泡剂及泡沫流体在井筒中的应用[J]. 李兆敏,李冉,史江恒,安志波.  油田化学. 2012(04)
[7]空气钻井及泡沫钻井在黄页1井中的应用[J]. 龙志平,袁明进,印中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04)
[8]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J]. 刘宏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9]红庄油田水平井泡沫酸化技术应用研究[J]. 裴颖杰,夏海帮,荣双,马思卉,唐小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05)
[10]多相泡沫体系调驱试验[J]. 李宾飞,李兆敏,刘祖鹏,赵磊,李松岩,林日亿,王冠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博士论文
[1]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及其适应性研究[D]. 李宾飞.中国石油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抗高温高密度水基完井液沉降稳定性研究[D]. 刘路漫.西南石油大学 2018
[2]烯烃磺酸钠及其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D]. 王勇.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17
[3]膨润土与粉煤灰处理污水二级出水中磷的试验研究[D]. 吕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98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98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