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BS类甜菜碱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2:09

  本文关键词:BS类甜菜碱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界面张力 乳状液影响因素 乳化评价方法


【摘要】:经过多年努力,以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与工业成熟工艺相结合,经过近50批次放大试验,顺利完成了新型甜菜碱活性剂中试放大生产,生产出合格产品15吨,中试产品质量稳定,二元体系界面性能优异,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与公斤级产品基本无差异。大庆油田一类油层未动用储量仅为1.48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部过渡带和南部地区,三次采油对象已经从一类油层转向二类、三类油层。三类油藏地质资源约为18.6亿吨,目前地层剩余油和残余油储量丰富。三类油层会成为将来一段期间内油藏开发的主要优势。这主要由于一、二类油层的水驱动用程度高于三类油层,尚未形成应用于矿场的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BS类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考察了体系浓度、碱浓度、矿化度对甜菜碱活性剂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通过不同的剪切时间、剪切速率、以及不同油水配比实验,确定了甜菜碱二元体系的乳化条件;通过析水率、稳定性指数、粒径、电子显微镜微观图的分析,优化了乳化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助剂与甜菜碱主剂的复配实验筛选出了较好的提高甜菜碱二元体系乳化性能的乳化助剂配方,并通过优化了的乳化性能评价方法对该乳化配方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了五种较好的二元体系配方。最后通过驱油效果考察了五种二元驱油体系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甜菜碱主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较大,碱的加入对甜菜碱主剂的影响不大,但对甜菜碱二元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有效浓度25%的主剂具有良好的界面张力、配伍性、抗盐性。但由于主剂的价格较高,因此设计了甜菜碱主剂与不同类型乳化助剂的优选实验来实现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目的,从而提高乳化能力。通过弱碱石油磺酸盐研究了不同的乳化条件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找到较好的乳化条件。即剪切速率为2000转,剪切时间为5分钟,油水比例为1比1。选用不同类型的二元体系对乳化性能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发现常规析水率和稳定指数不适用于不同乳状液体系稳定性对比评价,特别是高浓度体系析水率和稳定指数评价结果差异较大,需要优化的乳状液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甜菜碱体系的稳定性。在考虑界面张力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了析水率、稳定指数、显微镜像4个指标,综合评价甜菜碱二元体系的乳化效果,评价效果较好。利用该种乳化评价优选的方法筛选出了乳化性能较好的五种甜菜碱二元体系复配样品,用于驱油得到最好的二元体系乳化配方。
【关键词】:界面张力 乳状液影响因素 乳化评价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国内外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研究进展10-12
  • 1.2 表面活性剂驱12-14
  • 1.2.1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方式12-13
  • 1.2.2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特点13-14
  • 1.3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14-16
  • 1.3.1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特点14-15
  • 1.3.2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特点15-16
  • 1.4 甜菜碱体系乳化性能研究16-21
  • 1.4.1 乳状液的性质16-17
  • 1.4.2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因素17-19
  • 1.4.3 二元体系乳化机理19-20
  • 1.4.4 乳状液不稳定现象分析20-21
  • 第二章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21-26
  • 2.1 实验条件21
  • 2.1.1 实验仪器21
  • 2.1.2 实验试剂21
  • 2.2 实验方法21-23
  • 2.2.1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21-22
  • 2.2.2 配伍性测定22
  • 2.2.3 抗盐性能的测定22-23
  • 2.3 实验的结果与讨论23-25
  • 2.3.1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23
  • 2.3.2 碱的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23-24
  • 2.3.3 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不同乳化条件对乳状液的影响因素26-30
  • 3.1 实验条件26
  • 3.1.1 实验仪器26
  • 3.1.2 实验试剂26
  • 3.2 实验方法26-27
  • 3.3 实验的结果与讨论27-29
  • 3.3.1 剪切时间对乳状液的影响27
  • 3.3.2 剪切速率对乳状液的影响27-28
  • 3.3.3 油水比例对乳状液的影响28-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四章 甜菜碱二元体系乳化性能评价方法优化30-37
  • 4.1 实验条件30
  • 4.1.1 实验仪器30
  • 4.1.2 实验试剂30
  • 4.2 实验方法30-32
  • 4.2.1 稳定指数的测定30
  • 4.2.2 粒径大小的测定30-31
  • 4.2.3 粘度的测定31-32
  • 4.3 实验的结果与讨论32-36
  • 4.3.1 乳状液析水率32-33
  • 4.3.2 乳状液稳定指数33-34
  • 4.3.3 乳状液粒径大小34-36
  • 4.4 本章小结36-37
  • 第五章 甜菜碱二元体系配方优选与评价37-53
  • 5.1 实验条件37
  • 5.1.1 实验仪器37
  • 5.1.2 实验试剂37
  • 5.2 实验方案37-38
  • 5.3 实验的结果与讨论38-51
  • 5.3.1 乳化助剂的配方优选38-41
  • 5.3.2 甜菜碱二元体系综合评价41-50
  • 5.3.3 甜菜碱二元体系驱油评价50-51
  • 5.4 本章小结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发表文章目录58-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卢秉福;;甜菜碱的加工与利用[J];中国糖料;2010年04期

2 蒋流波;羟磺甜菜碱的研制[J];上海化工;2000年06期

3 杨官娥,陈然,魏文珑;甜菜碱合成反应机制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满晨,刘庆生;甜菜碱的制备和应用[J];化工科技市场;2001年07期

5 宋丽丽,阚振荣;甜菜碱的制备、含量测定及其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2年04期

6 穆云,郭晓辉;合成甜菜碱的新工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07期

7 王建辉;;甜菜碱的合成及产品提纯的新方法[J];河北化工;2006年02期

8 杨昆;王稼;谭亿;吴狄峰;麦彪;高国伟;;甜菜碱制备工艺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11期

9 赵琳琳;王泽建;刘玉伟;黄明志;储炬;庄英萍;;甜菜碱对脱氮假单胞菌发酵维生素B_(12)的影响及其过程控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曾仁昌;徐守萍;蔡智奇;文秀芳;皮丕辉;程江;;甜菜碱聚合物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华;;甜菜碱在养猪业的应用前景[A];2009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寿乐;;甜菜碱在猪营养中的作用[A];第三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萍;江善祥;;硫代甜菜碱的一般毒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4 于玲玲;;甜菜碱在养殖业上的应用[A];2006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靳登超;杨志才;冯素霞;;合成甜菜碱生产中的产品分离[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张民;;甜菜碱的功能及其在畜牧水产养殖中的应用[A];2006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华;杨维仁;;甜菜碱和蛋氨酸在甲基供体中的相互关系[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华;张崇玉;;甜菜碱的渗透调节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于涛;魏继军;曲广淼;丁伟;;系列磺丙基甜菜碱的合成及表面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董冠;;甜菜碱的营养功能研究及在育肥猪生产中的应用[A];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刘瑞生;甜菜碱在水产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2 柳叶;养鱼巧用甜菜碱[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3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刘瑞生;甜菜碱在水产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4 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郭雪峰 边连全 付亮亮;甜菜碱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5 记者任福安;宁夏攻克枸杞甜菜碱速检课题[N];中国食品报;2010年

6 郭伽;饭后喝菜汤 防病益健康[N];健康报;2006年

7 王金生;甜菜碱对球虫和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8 记者 张瑛;我区枸杞成分检测驶入“快车道”[N];宁夏日报;2010年

9 游德福;夏季养鱼需“进补”[N];福建科技报;2004年

10 陈德胜;夏秋季养鱼需“进补”[N];湖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勇;甜菜碱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油田应用中的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2 卫丹丹;低温胁迫下甜菜碱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保护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3 邢晋yN;猪、鸡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观遗传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张立新;氮、钾、甜菜碱对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贵平;甜菜碱提高小麦干旱高温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泽云;α-长链烷基甜菜碱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林伟锋;羧酸甜菜碱聚合物的药物载体和医用植入体材料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张宁;应用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工程提高马铃薯抗逆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泽建;宏观和微观代谢分析相结合的系统生物过程研究—维生素B_(12)发酵过程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崔喜艳;松嫩草地羊草生境适应机制及甜菜碱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娅妮;甜菜碱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作用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何婷;甜菜碱在高盐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刘琴;甜菜碱类凝胶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泽楠;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乳化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黄志刚;BS类甜菜碱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6 赵琳琳;脱氮假单胞菌产维生素B_(12)发酵过程中甜菜碱作用机理及其补料策略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千全;外源甜菜碱提高小麦抗旱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8 王元彪;红花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9 董双建;不饱和醇的胺化及甜菜碱衍生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2013年

10 吴伟;N-(3-烷氧基-2-羟丙基)-N,N-二甲基甜菜碱合成与性能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592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592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