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泉地区新近系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本文关键词:扎哈泉地区新近系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致密油 形成条件 分布规律 柴西扎哈泉地区 新近系
【摘要】:近年来,致密油已成为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在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致密储层分析、源储关系以及单井解剖分析等基础上,对柴西扎哈泉地区新近系致密油成藏条件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扎哈泉地区新近系烃源岩分布范围广,以暗色泥岩和泥灰岩为主,下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于上部,成熟度适中,正处于生油窗内;致密油砂体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孔隙发育一般,孔隙分布不均匀,连通性中等,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其次为溶蚀微孔,见少量的裂缝;砂岩与烃源岩紧密接触,源储配置关系较好,表现为半深湖相水下扇砂体与相对优质烃源岩交错叠置展布,源储共生、源储一体。勘探实际表明,主力生烃凹陷控制致密油藏的分布,凹陷中心或紧邻的构造斜坡区是致密油发育的重点地区。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致密油 形成条件 分布规律 柴西扎哈泉地区 新近系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2014CB239000)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油气地质理论的不断深入以及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气勘探开发从简单的构造油气藏转向复杂的岩性油气藏,从陆地转向海洋,从常规油气资源转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诸如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其资源潜力巨大,预测资源量是常规油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飞;胡雅洁;郝立华;;大港地区新近系沉积体系分析[J];内江科技;2006年02期
2 胡存礼;杨献忠;杨祝良;魏乃颐;袁平;;南京地区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006年04期
3 秦国权;;珠江口盆地珠海组时代归属及新近系与古近系界线问题探讨[J];中国海上油气;2007年01期
4 时晓章;曲凤杰;杜彦军;;新疆牙哈地区新近系沉积相及油气勘探意义[J];地质与资源;2012年05期
5 蒋有录;刘培;刘华;宋国奇;王永诗;崔小君;;渤海湾盆地不同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差异性及聚集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张勇;李吉均;赵志军;宋春晖;张军;张建明;;中国北方新近系红土碳酸钙研究及其意义[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宗奕;邹华耀;滕长宇;;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断裂活动差异性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影响[J];中国海上油气;2010年04期
8 陈然;;新近系地层大口径供水井施工实践[J];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S2期
9 刘华;蒋有录;徐昊清;张永丰;;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J];石油学报;2011年06期
10 薛祥煦,岳乐平,张云翔,柳小明,王建其;陕西旬邑新近系化学地层与环境变迁[J];地层学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爱宽;秦勇;兰凤娟;杨松;;云南昭通盆地新近系褐煤地球化学特征[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华北地区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格架厘定[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姚益民;李文涛;何青芳;杨永红;;山东昌潍凹陷新生代天文地层和剥蚀量计算[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贾春明;黄骅坳陷新近系断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2 苏宪锋;胜利桩海地区新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培;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模式[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钟全玉;垦东北坡新近系地层精细划分与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张永丰;霸县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林洪;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地区古—新近系物源分析与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7 林长城;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新近系油砂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3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1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