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塔中隆起两组走滑断裂对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机制

发布时间:2017-08-03 08:23

  本文关键词:塔中隆起两组走滑断裂对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走滑断裂 岩溶储层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中隆起


【摘要】:走滑断裂对塔中隆起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机制一直缺乏深入研究。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浅、中、深部的岩溶储层进行预测,发现大量岩溶储层继承性分布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所夹持块体的东北和西南角区域,特别是中古5和中古10块体的深层奥陶系尤为明显。沉积相和古地貌等无法解释这种现象,走滑断裂活动可提供合理解释:北西向断裂的右旋压扭,诱发北东向断裂的左旋走滑,断裂之间的块体的东北和西南角位于北西向和北东向走滑断裂的交汇区,断裂诱发的裂缝带交错发育;而断裂的走滑运动导致其东北和西南角形成局部拉张区、西北和东南角形成局部挤压区,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故拉张区极易拉张破裂成缝。裂缝提供溶蚀流体运移通道,也增加流体与岩石的接触面积,故走滑断裂夹持块体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岩溶储层发育,表明走滑断裂是塔中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之一。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走滑断裂 岩溶储层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中隆起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12CB214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46,41572100)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塔里木盆地压扭作用十分显著,走滑断裂带广泛发育,引起了学者的注意[1]。受地震资料品质的限制,塔中隆起北东向走滑断裂一直未被发现,直到2003年塔中东部塔中16—塔中31井区三维地震数据的采集,走滑断裂的识别和研究才逐渐得以开展[2]。前人已经意识到走滑断裂对塔中碳酸盐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圣彬;刘军;李慧莉;张仲培;李婧婧;;塔中北围斜区北东向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6期

2 汤良杰;漆立新;邱海峻;云露;李萌;谢大庆;杨勇;万桂梅;;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及其变形机理[J];岩石学报;2012年08期

3 吉云刚;韩剑发;张正红;王俊友;苏劲;王宇;张敏;;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深部优质岩溶储层的形成与分布[J];地质学报;2012年07期

4 杨海军;李开开;潘文庆;肖中尧;蔡春芳;;塔中地区奥陶系埋藏热液溶蚀流体活动及其对深部储层的改造作用[J];岩石学报;2012年03期

5 邬光辉;杨海军;屈泰来;李浩武;罗春树;李本亮;;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断裂系统特征及其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控制作用[J];岩石学报;2012年03期

6 罗春树;杨海军;李江海;谢会文;黄广建;;塔中奥陶系优质储集层特征及断裂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6期

7 张艳萍;杨海军;吕修祥;刘虎;韩剑发;高妍芳;于红枫;;塔中北斜坡中部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8 杨海军;韩剑发;孙崇浩;王福焕;正岩;吉云刚;;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型储层发育模式与油气勘探[J];石油学报;2011年02期

9 庞雄奇;周新源;李卓;王招明;姜振学;;塔里木盆地塔中古隆起控油气模式与有利区预测[J];石油学报;2011年02期

10 任建业;张俊霞;阳怀忠;胡德胜;李朋;张云鹏;;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系统分析[J];岩石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济广;胡望水;李伟;张光亚;;古地貌与不整合动态结合预测风化壳岩溶储集层分布——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灯影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6期

2 李凌;谭秀成;曾伟;周涛;杨雨;洪海涛;罗冰;边立曾;;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储集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6期

3 邱华标;谭广辉;曹自成;岳勇;刘少杰;郝建龙;;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关系[J];新疆地质;2013年S1期

4 刘晓煌;牛树银;张雄华;李保飞;张新勇;宋贺民;鲁世鹏;刘玖芬;;新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古生代地层剖面中三个不整合面的确定及其意义[J];西北地质;2013年04期

5 周兴海;王甜;余学兵;颜方方;万丽芬;;琼东南盆地北礁古隆起控油气模式[J];海洋石油;2013年03期

6 屈海洲;王振宇;杨海军;张云峰;于红枫;王茜;;礁滩相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及其对孔隙分布的控制——以塔中东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5期

7 何江;方少仙;侯方浩;阎荣辉;赵忠军;姚坚;唐秀军;吴国荣;;风化壳古岩溶垂向分带与储集层评价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5期

8 Wu Guanghui;Yang Haijun;Li Haowu;Sun Lixia;;Controlling effects of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pore structure o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J];Petroleum Science;2013年03期

9 倪新锋;沈安江;潘文庆;张荣虎;于红枫;董庸;朱永峰;王朝锋;;优质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地质建模——以塔中北斜坡及塔北南缘奥陶系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4期

10 袁立;姚君波;韩杰;;塔中地区奥陶系热液溶蚀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晓莉;罗春树;吕修祥;于红枫;王祥;张金辉;孙希家;华侨;;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高阻层分布特征及其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3期

2 钱一雄;何治亮;陈强路;李慧莉;路清华;蔡习尧;尤东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封盖性能[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1期

3 杨俊;姜振学;向才富;王红平;;塔里木盆地塔中83—塔中16井区碳酸盐岩油气特征及其成因机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1期

4 康磊;刘良;曹玉亭;王超;杨文强;朱小辉;;北阿尔金构造带红柳沟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J];地质通报;2011年07期

5 邬光辉;成丽芳;刘玉魁;汪海;曲泰来;高力;;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走滑断裂系统特征及其控油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6 朱光有;杨海军;朱永峰;顾礼敬;卢玉红;苏劲;张宝收;范秋海;;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富集成藏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3期

7 张水昌;朱光有;何坤;;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对原油裂解成气和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岩石学报;2011年03期

8 张水昌;张宝民;李本亮;朱光有;苏劲;王晓梅;;中国海相盆地跨重大构造期油气成藏历史——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1期

9 焦存礼;何治亮;邢秀娟;卿海若;何碧竹;李程成;;塔里木盆地构造热液白云岩及其储层意义[J];岩石学报;2011年01期

10 汪新;王招明;谢会文;李世琴;唐鹏程;尹宏伟;李勇;黄少英;;塔里木库车坳陷新生代盐构造解析及其变形模拟[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琴,曾令森,杨经绥,李海兵,姜枚,金之钧,郑和荣,郭齐军;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J];地球科学;2004年06期

2 姜波,,王桂梁;走滑断裂在煤田构造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3 周士科,李焱,陈生泽,马前贵,薛永安;渤海湾盆地渤中34区走滑断裂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马庆佑;沙旭光;李玉兰;朱秀香;杨素举;李慧莉;;塔中顺托果勒区块走滑断裂特征及控油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02期

5 张新超;孙赞东;赵俊省;潘杨勇;;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断距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13年05期

6 杨圣彬;刘军;李慧莉;张仲培;李婧婧;;塔中北围斜区北东向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6期

7 彭存仓;张博;;郯庐中段走滑断裂与新滩地区油气成藏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3期

8 张博;;走滑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9 张艳萍;杨海军;吕修祥;刘虎;韩剑发;高妍芳;于红枫;;塔中北斜坡中部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10 柳永军;朱文森;杜晓峰;武强;李果营;柴永波;王伟;;渤海海域辽中凹陷走滑断裂分段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洮;;论我国中西部的大型走滑断裂[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5)[C];1987年

2 汪洋;;云南普洱地区活动走滑断裂与块体旋转运动[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3 梁兴;吴根耀;;赣江走滑断裂系在鄱阳盆地的表现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余朝华;吴时国;韩清华;邹东波;赵汗青;;济阳坳陷东北部走滑断裂构造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时国;;济阳坳陷垦东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三集)[C];2008年

6 姚琪;徐锡伟;邢会林;;青藏高原东缘走滑断裂对块体变形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兴旺;郑建京;杨鑫;孙国强;苏龙;王亚东;;中、新生代阿尔金走滑断裂系构造运动的沉积学揭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8 李述靖;刘刚;;念青唐古拉走滑断裂带与藏东平行双剪切—推覆构造系统的遥感构造解析[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9 吕修祥;杨海军;周杰;于红枫;张艳萍;兰晓东;蔡俊;朱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分段性与下奥陶统鹰山组碳酸盐岩油气差异富集模式[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贺日政;高锐;郑洪伟;;青藏高原中央巨型东西向走滑断裂的确切位置[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翔;走滑断裂带变形局部化和地震成核过程探讨[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孝彦;致密岩石中走滑断裂内部结构及与油气成藏[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杨洋;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走滑断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龚鹏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段走滑断裂体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唐照星;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走滑断裂特征及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张中巧;郯庐走滑断裂带构造精细解释及储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邢娜娜;济阳坳陷桩西潜山走滑断裂特征及圈闭描述[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3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13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