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景观的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8 08:17

  本文关键词: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景观的融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农林大学》 2013年

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景观的融合研究

张静  

【摘要】:本论文主要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及与景观建设的情况,通过对当前城市水利工程的类型的研究,探讨城市水利工程与城市景观建设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当前我国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水工建筑物对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工建筑物的建设与城市环境景观不协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提出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与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统筹规划设计的方法,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论文对城市水利工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城市水利工程与城市景观、城市生态、城市休闲游憩相结合的规划设计和统筹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 (2)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的的角度出发,提出水利工程建设的选址、规模、建设形式、使用材料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方法。 (3)从城市景观和城市休闲游憩的角度出发,探讨各类型水利工程在规划和工程设计层面与景观统筹规划设计的方法。如护岸、大坝、水闸、水泵站、渡槽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TV2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玉凤;董杰;段艺芳;;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生态恢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2 卞跃宏;张绍喜;;对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8期

3 程世丹,刘征;国外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营造策略[J];长江建设;2003年02期

4 邵益生;城市水系统控制与规划原理[J];城市规划;2004年10期

5 尹平;郭江华;;城市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景观设计[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09期

6 肖笃宁,高峻,石铁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6期

7 黄存平;;柳州市防洪堤建设与城市生态景观的协调发展[J];大众科技;2008年09期

8 李益健,任南;简述三峡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3年02期

9 林方喜;潘宏;;城市内河水岸景观与生态设计[J];福建农业科技;2005年06期

10 张国忠;;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J];广东科技;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固源;付永川;许晓毅;季铁军;;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污染整治的对策分析[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3期

2 李隽涛;戴靖彦;;米脂县丘陵沟壑区生态建设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7期

3 朱纯祥;朱振涛;;龙河口水库总氮·总磷变化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 李勇;;企业集群内部生态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5 吕海燕;李政海;李建东;宋国宝;;廊道研究进展与主要研究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6 郝云龙;王林和;张国盛;;论生态系统的目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7 李林杰;曾北危;许振成;;“现代生态学”与科学评价及进步模式浅议——与戈峰等进行商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8 余鸿;彭尽晖;朱霁琪;李艳香;;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9 王磊;刘金鑫;;河南省白龟山水库滨湖带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李仕华;贺军奇;赵宝峰;;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正;王占歧;马旭东;;基于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探讨[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2 邢永强;张璋;张洪波;杨皓宇;;浅谈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保护[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3 秦正;程双喜;郭四辈;吴梅;;地质遗迹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秦正;郭四辈;程双喜;张艺露;;基于AHP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研究——以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5 王利军;樊华;张颂;靳新红;;浅谈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岸技术体系[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浩;张朋程;霍国辉;李菲菲;;战略联盟的生态位协同演化及状态评价[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健;吴普特;冯浩;王炳荣;陈军;高朝;王成;王丽;;棉花抗旱种质创新及生态节水机理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杜健;冯浩;贾涛;王秉荣;夏志明;王成;;强致病落叶型黄萎病遗传基因转化体系构建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9 杜健;吴普特;冯浩;王秉荣;王成;王丽;;气候干暖化棉花抗旱种质创新及生态节水机理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雷泽勇;吴祥云;周凤艳;;章古台沙地不同利用土地物种多样性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郑维列;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侯碧清;株洲市城市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吴敏;广州市青山绿地—城市林带林区生态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林杰;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邓旭;外来物种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入侵生态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晓;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及特色空间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戴宁;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党凤花;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郁晓蓓;两品种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枣瘿蚊与其天敌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赵学娟;油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害虫与天敌的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彦玲;麦田节肢动物群落动态、主要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相互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田华;高速公路环境损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喆;;论城市生态景观与防洪的和谐共建[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3期

2 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价值的边际效用分析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4期

3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2期

4 孙冰,粟娟,谢左章,钟丰,黄家平;广州市城市森林的空间特征与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2期

5 王丽荣,李贞,管东生;广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学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3期

6 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框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04期

7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建设现代国际城市──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及实施[J];城市规划;1999年10期

8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9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10 干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益生(作者单位: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N];中国建设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毅;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光华;马玉霞;;浅谈水利工程中施工成本的预算控制[J];北京农业;2011年18期

2 ;坚持政治挂帅 加强施工管理 大洞口水利工程工效一跃再跃[J];中国水利;1960年01期

3 ;《水利水电技术》 1964年1~12期总目录[J];水利水电技术;1964年01期

4 ;一些国家水利工程的投资及投资偿还方式[J];中国水利;1981年01期

5 白永年;;加强对水利工程抗老化技术的研究[J];中国水利;1988年06期

6 索丽生;水利工程的“特殊功能”——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新思路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3年01期

7 田军;赵凤真;李春兰;;弯道施工简捷放线法[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简讯[J];江淮水利科技;2006年06期

9 师明;陈海军;李治国;;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职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07年01期

10 马英鹏;于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河北水利;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梅梅;;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防治效益计算[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春雨;王跃武;龙显助;;松嫩平原引、蓄、排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概论[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程永隆;;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生态问题[A];海峡西岸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5 毛明海;范今朝;;“水利旅游区”开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黄海田;樊志远;朱炳喜;张利昕;;水利建设工程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及其质量控制要点[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耀儒;周维垣;黄岩松;杨强;;水利工程中的大规模数值计算[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左贤;;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A];广西水利厅厅庆征文选集(1)[C];2004年

9 张玉源;朱天民;齐保生;张海涛;;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10 夏祥哲;李玉波;;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注意问题[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浙江日报;2008年

2 周强;[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秦崇广;[N];广西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田冰 李彬彬;[N];廊坊日报;2011年

5 记者 商中尧 通讯员 常广文;[N];苏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通讯员 宁水轩 章柳琴;[N];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董学彦;[N];河南日报;2010年

8 叶珊;[N];东莞日报;2010年

9 驻昌图县记者 张建利;[N];铁岭日报;2010年

10 晏燕 锐学勤;[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茂福;水利工程的农村移民的福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艳;防洪工程系统建模研究及可靠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3 孙宗凤;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及效应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邹淑珍;赣江中游大型水利工程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志东;三维自由面湍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6 许联锋;水气两相流动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7 刘惠义;水利工程复杂虚拟视景建模及软件加速技术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刘本军;震动与回响[D];云南大学;1999年

9 刘耀儒;三维有限元并行计算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10 朱思红;秦水资源利用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斌;水利工程风险规避研究——实施运营阶段实证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春伟;基于环境岩土工程的古代水利工程研究及评价体系的建立[D];广西大学;2004年

3 高伟;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静;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景观的融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吕景峰;水利工程中若干水文问题的探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冯微;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7 罗宝力;水利工程可变模糊集评价及可视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Mohamed Jaff Bangura;[D];河海大学;2006年

9 申宏星;广东省水利工程水环境效益量化模型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曲炜;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探讨[D];河海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景观的融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25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