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发布时间:2016-09-29 21:20

  本文关键词:基于AHP-MF模型的国际水电EPC项目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年

刚果(布)一号公路二期工程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王元清  李吉勤  宗亮  张智慧  张龙英  莫小琳  程平  

【摘要】:"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项目"二期工程连接刚果(布)多利吉至首都布拉柴维尔,全长446km,是中建股份海外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针对该项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清华大学从主体结构、地下结构、绿色施工、高性能材料、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等多角度,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研项目,包括公路桥梁关键技术研究、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绿色修建技术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公路测绘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及三维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公路项目BIM应用研究、非洲EPC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公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流程研究等8个方面。本文对本工程概况和相关技术研究内容进行介绍,阐释了研究成果对于保证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二期工程钢桥的建设质量,维护沿线生态环境,获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整体协调,提高我国在建或拟建公路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等发挥的重要意义,并在文末提出了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U412.36;U415.6
【正文快照】: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资工程公司在非洲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尤其是在2007年中非论坛上我国承诺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后,由中国政府出资或贷款援建的EPC承包模式被大暈中国企业应用到非洲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工程项目中》但是,这类工程在具有较高效益回报可能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光;崔可锐;李丹;周阳;;基于Plaxis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陈晓雪;罗旭;尚文凯;岳德鹏;邓向瑞;;边坡位移监测研究现状述评[J];地质与勘探;2008年02期

3 袁宝远,吕建红,刘大安,杨志法,王敬,岳远明;边坡监测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系统及其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4 郭洪江;;浅议BIM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5 陈志华;于海丰;成虎;;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06年S2期

6 姜惠华;唐杲;;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34期

7 李荣荣;吴芳;李洋洋;;带状路线设计中数字地面模型构建方法及优缺点[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8 周世忠,穆金禄,周建林;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钢箱梁制造的进度控制[J];桥梁建设;2000年04期

9 江丰;35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横移施工[J];施工技术;2002年05期

10 左小清,李清泉,唐炉亮;公路三维模型建立与数据组织[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文;;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李永强;盛业华;刘会云;张卡;戴华阳;;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的公路三维信息提取[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3 张毅;闫利;崔晨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建模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8年05期

4 王伟杰;;浅谈EPC项目对承包商的选择[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5 徐进军;张毅;王海成;;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路面测量与数据处理[J];测绘通报;2011年11期

6 郑奇志;侯玉玲;张智慧;;面向3D显示的道路数据组织[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年06期

7 杨会云;徐红玲;;模糊综合评价在EPC总承包投标风险中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8期

8 秦红艳;任慧;周振红;王峰;;3DGIS在公路设计工程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9年01期

9 袁宝远,杨志法,宫宏达;多层土深基坑混合支护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10 钟登华,刘奎建,吴康新;公路隧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实现[J];工程图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道军;龚建华;马蔼乃;汪习军;王伟星;;黄土高原小流域微地貌三维形态建模[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秦涛;许振辉;费韵;李俊磊;;基于设计数据的道路三维动态建模[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Application of Grey-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the EPC General Contractor's Bidding Risk[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李志刚;丁文其;李晓军;刘凤华;;隧道工程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夏晓宁;杨勇新;姚勇;;FRP桁架桥施工组织设计[A];第十九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玲;刘建林;朱记伟;;基于AHP-MF模型的国际水电EPC项目风险评价研究[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7 吴度希;;我国露天矿山边坡位移监测技术的新进展分析[A];全国冶金矿山现代采矿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娟;;浅谈BIM技术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慧群;代建制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跃;跨境管道工程全寿命期集成化风险管理与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胡伍生;GPS精密高程测量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4 贾艾晨;大坝地震反应数据场可视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邵振峰;基于航空立体影像对的人工目标三维提取与重建[D];武汉大学;2004年

6 危拥军;三维GIS数据组织管理及符号化表示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朱晓文;结构安全监控技术研究及其在润扬大桥北锚碇地基基础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8 赵志峰;基于位移监测信息的岩石高边坡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陈卫兵;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10 申屠南瑛;地下位移测量方法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宾;面向对象的公路空间数据库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秦真珍;露天矿边坡变形灰色系统预报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顾清山;集中式边坡应力无线远程监控系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修旭;基于点关联预报模型的抚顺发电厂边坡变形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昌;G公司海油平台安装项目投标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胡莉莉;桐子林水电站右岸改线公路高边坡安全监测及预测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子振;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综合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赵骞;矿山测量机器人监测数据整合和远程监测应用软件开发[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樊新安;EPC模式下总承包商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10 周林丽;基于GPS的黄土边坡变形监测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兴,胡居义,文海家;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现状述评[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潘平;;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理论的边坡位移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许妙忠;4D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系列讲座(一) 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和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1年02期

4 王志旺,李端有;3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5 李强,李端有;滑坡位移监测动态预报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6期

6 赖鸿斌,李永树;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DTM若干问题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梅文胜,张正禄,黄全义;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大坝与安全;2002年05期

8 单新建,马瑾,王长林,柳稼航;利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D-InSAR)提取同震形变场[J];地震学报;2002年04期

9 刘大安,刘小佳;地质工程监测信息系统开发[J];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04期

10 尚彦军,刘英,唐纯华;位移时空综合分析法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合辉;基于大范围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将于年内出版发行[J];隧道建设;2009年05期

2 王聚山;;《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读后[J];隧道建设;2011年02期

3 潘建平;;《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读后[J];隧道建设;2011年03期

4 ;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J];岩土力学;2013年03期

5 于春生;;高纬度高寒地区坡面堆积料上施工道路修建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9期

6 李丰果;铁路曲线隧道燕尾段穿越堆积体修建技术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10期

7 王梦恕;谭忠盛;;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12期

8 董新平,丁锐;不稳定岩堆体中隧道修建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9 董新平,丁锐;不稳定岩堆体中隧道修建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S1期

10 申志军;;复杂环境下地下过街道修建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轩辕啸雯;严金秀;;我国大陆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现状[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华 实习生 刘戈亮;[N];西安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雪莲;山地城市回填土地层大跨浅埋轨道交通隧道修建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AHP-MF模型的国际水电EPC项目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26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