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什干河上游梯级水库水温预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理工大学》 2008年
托什干河上游梯级水库水温预测研究
孙东迁
【摘要】: 河流梯级开发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但对区域的生态和环境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水温预测是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水温是水环境中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水生生物、农作物、水生生态对水温都很敏感。水温的变化会给水库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水质、水生生物的生长及工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准确模拟和预测水库的水温分布规律,并加以调控,对改善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水生生态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MIKE3数学模型预测新疆阿克苏河流域托什干河上游河段规划实施后各梯级水库水温及下游河道水温的变化情况。本文分别对方案三(推荐方案)及三个比较方案中契恰尔水库(α=2.54,分层型)、科克卡尔水库(α=2.57,分层型)进行库区三维水温计算。根据平水年(P=50%,1991年)资料算出平水年各月水库出水口的月平均水温和坝前水温分布。对其余引水式水电站及河道采用一维天然河道水温模型进行水温模拟。根据模拟结果预测分析托什干河上游段梯级开发规划方案对水温影响,并对如何消除不利影响提出措施或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四种方案中契恰尔水电站水温分布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库区坝前水体水温分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性。下泄水温与建库前的天然河道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变化。5-9月份,水库下泄水温低于原天然河道水温,7月份温差最大;10-4月,水库下泄水温则高于原天然河道水温,11月温差最大。年际水温变化曲线上会出现一种“坦化”的趋势。 2.方案一、二、三中科克卡尔水电站库区坝前水体水温分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库建成后将使得其下泄水温的年内变化幅度比天然河道有所减小,5-9月份,水库下泄水温低于原天然河道水温,同时也低于上游契恰尔下泄水温,7月份温差最大。10-4月,水库下泄水温则高于原天然河道水温,也高于契恰尔下泄水温,11月份温差最大。由于来水来自上游契恰尔水电站,水温就比天然河道水温分布平坦,水库出水口水温比契恰尔的出水水温分布平坦。 3.方案四中科克卡尔水电站在5、8、9月份为混合型水库。出水口水温分布趋势与其他方案相同,但是温度变化幅度比较大,冬天出水水温比别的方案低,夏天则高于其他方案的出水水温。 4.通过四种方案计算结果比较,方案四水库下泄水温对天然河道水温的影响最小。为减小梯级开发对下游河道的水温影响,推荐采用方案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V697.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泽龙;谭小琴;周伟;程根伟;;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06年01期
2 詹晓群,胡建军;伦潭水库水温预测分析及冷害对策[J];江西水利科技;2004年S1期
3 刘少文;方子云;;水库水温模型初步研究[J];人民长江;1987年06期
4 熊伟,李克锋,邓云,李嘉;一二维耦合温度模型在三峡水库水温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陈辉;穆阳溪梯级水库低温水结构分析[J];水电站设计;1999年03期
6 戴松晨;宝珠寺水库蓄水前后水温、水质变化回顾分析[J];水电站设计;2001年04期
7 薛联芳;东江水电站对环境影响的研究[J];水电站设计;1997年03期
8 蒋红;水库水温计算方法探讨[J];水力发电学报;1999年02期
9 岳耀真,赵在望;水库坝前水温统计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97年03期
10 邓云,李嘉,李克锋,赵文谦;紫坪铺水库水温预测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张红举;非点源污染计算与控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2 朱纯祥;朱振涛;;龙河口水库总氮·总磷变化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3 刘玉洁;;重庆巫山千丈岩梯级水电站的生态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4 杨飞;支崇远;;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初探——以红枫湖、百花湖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5 杨文澜;刘力;;地表水体底泥中氮磷及重金属的释放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6 丁恒兀;葛继稳;;山区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7 梁淑轩;贾艳乐;闫信;李洪波;秦哲;孙汉文;;pH值对白洋淀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8 王伟;杭小帅;张毅敏;依艳丽;;非金属矿物材料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9 尹立辉;凌健;;天津地区主要河流中磷含量分布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0 高丽;沈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永强;;河南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系架构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2 王明常;王小燕;杨国东;;基于MAPINFO的长春市水资源管理系统[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禹雪中;夏建新;杨静;马巍;;绿色水电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陈晓;张国强;林宣军;林汉柱;;南方地区开式湖水源热泵的应用[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陈剑平;李萍;;环境地质与工程——协调人资环的地学分支[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辛小康;尹炜;李迎喜;;水动力调控三峡支流库湾水华初步方案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张少雄;高学平;张晨;;糯扎渡水库流场及水电站下泄水温三维数值模拟[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8 王晓松;夏庆福;柳海涛;孙双科;;天然湖泊冷却容量论证计算[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9 张莉;黄强;;水库生态调度与环境影响研究的进展[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10 倪浩清;李福田;;水环境水污染中生物化学时均反应率的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鸣;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D];南昌大学;2010年
2 吴希媛;红壤坡地菜园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许可;面向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杰;水源型水库富营养化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陈昌仁;不同水动力下水生植物群落底泥磷素迁移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樊启祥;水电项目开发利益共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王强;山地河流生境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田雨;长江上游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彭祥捷;中国北方湖泊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齐悦;大型水库生态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承力;丹江口库区作物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特征及麦套稻施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慧涛;梯级水电站优化运行研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3 马俊;长距离输水管网优化设计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建锋;平山县岗南水库保护区绿色食品生产模式的环境效能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唐艺璇;杭州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浮岛修复的植物选择与示范[D];浙江大学;2011年
6 钟堰辉;叶栅尾迹涡系变迁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曼焘;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欢;拱坝边界温度研究及其瞬态应力计算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胡荣祥;皂市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潘明祥;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目标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春,万国江,黄荣贵,邹申清,陈刚才;湖泊现代化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作用及环境效应[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兰芬,陈凯麒,朱瑶;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水土保持及景观恢复措施效果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0年03期
3 陈家宝,刘文炜,梁雪强,范宇航;南宁市南湖沉积物磷释放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欧辉明;百色水利枢纽水库水温结构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01年03期
5 王晓蓉,华兆哲,徐菱,赵闯,吴重华;环境条件变化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J];环境化学;1996年01期
6 王庭健,苏睿,金相灿, 夏忠林,林漪,方世裘;城市富营养湖泊沉积物中磷负荷及其释放对水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1994年04期
7 于世繁,张国峰,孟庆茹;白洋淀底质磷的释放及与水体中磷的关系[J];环境科学;1995年S1期
8 何清溪;大亚湾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1990年04期
9 商少凌,洪华生;厦门西海域磷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10 邓其祥,余志伟;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影响区的鱼类资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小蓉,廖红,顾恒岳,薛联芳;水库水温预测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2 李福威,任景利;从一场暴雨洪水谈梯级水库洪水调度[J];东北水利水电;2001年05期
3 黄强,倪雄,谢小平,李勋贵;梯级水库防洪标准研究[J];人民黄河;2005年01期
4 虞敷平;应用通用计算机对水库和电站的运行管理进行模拟[J];水力发电;1986年02期
5 卢永兰,陈雪英,胡剑;关于梯级水库防洪调度技术问题的探讨[J];河北水利;2003年08期
6 慕西安;田力;田庆贺;马耀辉;;联合防洪补偿调度在梯级水库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年01期
7 任华堂;陶亚;夏建新;;不同取水口高程对阿海水库水温分布的影响[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8 张泽中;黄强;赵麦换;李振全;薛小杰;;水库补偿效益研究的发展与趋势[J];人民黄河;2010年11期
9 吴尚柏;李东旭;李松;;梯级水库常规调度算法及实现[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邓敬存;梯级水库防洪规划设计方法[J];水力发电;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雄;高学平;张晨;;糯扎渡水库流场及水电站下泄水温三维数值模拟[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2 罗伟;谢强;徐玮;方自力;;高原电站水库蓄水对水温的影响分析[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冰;冯平;;岗南、黄壁庄水库应急调度模式的防洪风险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4 郭生练;李玮;;清江梯级水库HEC-ResSim模型调度规则研究[A];水电站梯级调度及自动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光耀华;;大化岩滩梯级水库诱发地震特征[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6 陈五一;朱鉴远;;水库泥沙调度方式“蓄清排浑”受到的挑战[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阮宏华;;浅谈古田溪梯级水库经济调度[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电站水库调度技术 推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常理;纵霄;张磊;;光照水电站水温分析预测及分层取水措施[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欣;陈能平;肖德序;丁志;;光照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设计[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肖燕;;梯级水库防洪调度功能需求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远;[N];国家电网报;2011年
2 蒋一行 谭月玲;[N];中国电力报;2000年
3 石家庄市统计局物价处 赵洁;[N];河北科技报;2005年
4 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提供;[N];金融时报;2005年
5 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提供;[N];金融时报;2005年
6 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提供;[N];金融时报;2005年
7 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提供;[N];金融时报;2005年
8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N];粮油市场报;2005年
9 ;[N];洛阳日报;2008年
10 ;[N];洛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云;大型深水库的水温预测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少雄;大型水库分层取水下泄水温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原文林;电力市场环境下梯级水库发电优化调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冰;水库大坝防洪应急调度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万毅;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范继辉;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7年
7 曲智林;黑龙江省潜在森林火灾危害程度预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谢小平;水库防洪关键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范亚明;湖库塘开式水源热泵的水体传热与系统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刘晓黎;洮河流域水资源最优调配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东迁;托什干河上游梯级水库水温预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2 唐旺;水库及下游河道水温预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少雄;糯扎渡水电站分层取水下泄水温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冠;大型深水库纵竖向二维水温模拟[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华丽;刘家峡水库水温影响回顾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辛向文;水位波动对水库及下游河道水温分布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7 蒲灵;季节性冰封水库垂向水温分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曹永中;龙羊峡水库水温模拟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荣祥;皂市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文平;亭子口水库水温的预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6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