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造床流量计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06:27

  本文选题:感潮河段 切入点:造床流量 出处:《水运工程》2017年04期


【摘要】:针对长江下游大通至长江口的感潮河段,借助潮流数学模型,计算造床流量,研究其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计算感潮河段造床流量时,流量输沙率法使用方便,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对于天生港以上河段,存在两个造床流量,而对于徐六泾以下河段,则存在一个造床流量群;大通至仪征河段的造床流量沿程变化较少,自仪征开始造床流量沿程逐渐提高,主要应与纳潮量沿程增加有关。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idal section from Datong to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author calculates the bed making flow with the help of the tidal current mathematical model, and studi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law.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discharge and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 is more reasonable when calculating the bed making discharge of the tidal river reach, and for the section above the natural harbor, there are two bed-making flows, while for the section below Xujing river, there are two kinds of bed-making dischargeThere is a bed making flow group, and the bed making flow from Datong to Yizheng has little change along the course, and the bed flow from Yizheng to Yizheng increases gradually, which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tidal capacity.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4328J17170)
【分类号】:TV1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曾萃;唐子文;尤爱菊;曹颖;刑云;;河口水动力与河床形态关系的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04期

2 楚万强;李永丽;谢龙;;长江干流重庆主城河段造床流量计算[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闫金波;唐庆霞;邹涛;;三峡坝下游河道造床流量与水流挟沙力的变化[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2期

4 董冠营;赵文宾;;淮河盱眙段河道造床流量的计算[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8期

5 冯红武;;近坝径流调节河段造床流量确定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1期

6 虞邦义;郁玉锁;赵凯;;淮河中游造床流量计算[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伍悦滨;贾艳红;范宝山;;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Н.И.马卡维耶夫;麦乔威;;造床流量[J];泥沙研究;195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道文;王秀丹;王晓俊;;长江河口段造床流量计算[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玮;徐晶鑫;;长江下游感潮河段造床流量计算研究[J];水运工程;2017年04期

2 郭庆超;韩其为;关见朝;;淮河蚌埠以下河道疏浚对降低洪水位的可行性及长效性研究[J];泥沙研究;2016年06期

3 李光辉;孙志林;胡世祥;郭聪;;盐水入侵理论预测模型及其在钱塘江河口的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11期

4 周美蓉;夏军强;邓珊珊;许全喜;;三峡工程运用后宜枝河段平滩流量调整特点[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年10期

5 贾艳红;王兆印;范宝山;李艳富;;松花江中下游河相特性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08期

6 郭聪;夏珊珊;孙志林;胡世祥;;基于分形理论的河口水力几何形态[J];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08期

7 董敏龙;;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河道宽度选择[J];西北水电;2016年05期

8 Bang-yi YU;Peng WU;Jue-yi SUI;Xing-ju YANG;Jin NI;;Fluvial geomorphology of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Huai Riv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4年01期

9 冯新伟;刘瑞霞;李斌;段亮;张晓孟;宋永会;;辽河保护区河道险工治理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年06期

10 刘玉年;虞邦义;倪晋;;淮河干流蚌埠段河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双江;谢龙;;长江上游塘土坝河段水流特性及河床演变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2 谢龙;杨胜发;付旭辉;王明天;田峗;;天白水电站溢洪道弯曲段流态优化试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张红武;张俊华;卜海磊;钟德钰;王艳平;;试论推移质输沙率公式[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6期

4 尹小玲;张红武;刘欢;;珠江虎门河口洪季潮流近底边界层水流结构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0年01期

5 韩曾萃;曹颖;尤爱菊;;强涌潮河口河相关系及其验证[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赵志舟;吕娜;;长江上游急弯分汊河段通航整治汊道选择[J];水运工程;2009年10期

7 刘玉年;;淮河中游河道整治及其效果评价[J];人民长江;2008年16期

8 王秀英;王东胜;赵梁明;;造床流量法确定整治水位的适用性探讨[J];水运工程;2008年07期

9 伍悦滨;贾艳红;范宝山;;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唐洪武;丁兵;杨明远;;河口治导线放宽率的确定[J];水利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善志,刘风运,崔晓阳;牡丹江城区段江道造床流量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04年03期

2 肖立敏;朱立俊;范红霞;;造床流量法中变指数m值的确定[J];东北水利水电;2007年07期

3 韩其为;江恩惠;陈绪坚;;黄河下游第二造床流量研究——“黄河下游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和巨大潜力”之四[J];人民黄河;2009年02期

4 郑忠;肖俊;玛尔达尼·米吉提;;融雪型河流造床流量计算方法分析探讨——以新疆融雪型河流为例[J];新疆水利;2009年05期

5 Н.И.马卡维耶夫;麦乔威;;造床流量[J];泥沙研究;1957年02期

6 Н.И.马卡维耶夫;周镇海;;确定造床流量的近似方法[J];人民长江;1957年11期

7 马经文;;珠江河口区造床流量的探讨[J];水文;1988年01期

8 李福田;高澜;;造床流量计算方法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9 伍悦滨;贾艳红;范宝山;;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陈绪坚;韩其为;方春明;;黄河下游造床流量的变化及其对河槽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道文;王秀丹;王晓俊;;长江河口段造床流量计算[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2 陆琴;郭庆超;;造床流量在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意义[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本文编号:1725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25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