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鱼类对孔隙选择性试验的多孔型生态护岸块体设计

发布时间:2018-05-14 16:26

  本文选题:鱼类对孔隙选择性 + 多孔型生态护岸 ; 参考:《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年09期


【摘要】:传统护岸块体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年来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鱼类对孔隙的选择性试验的基础上,对生态护岸块体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出了多孔型生态护岸块体。新型式的护岸块体具有很多比较大的孔隙,供鱼类穿梭和栖息;植生孔的增加为水生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为了保证块体的稳定性,为护岸块体设计了嵌插结构,这也使护岸的连接更加多样,以便适应更多地形。通过多孔型生态护岸块体的稳定性分析,确定了3种满足稳定需求的块体设计尺寸。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bank protection block ha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a single function, which ha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many yea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the ecological revetment block was re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selective experiment of fish to pore, and the porous ecological bank revetment block was designed. The new type of revetment block has many larger pores for fish shuttling and perching; the increase of plantlets provides a growth environment for aquatic plants; 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block, the intercalation structure is designed for the revetment block. This also makes the connection of bank protection more diverse, in order to adapt to more terrain. Through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porous ecological bank revetment block, the design size of three block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ability was determined.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基金】: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2015003006)
【分类号】:TV8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进,许瑞军;黄山市中心城区生态护岸建设实践与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瑛;高甲荣;陈子珊;高阳;段红祥;;北京郊区两种生态护岸方式温湿度效应对比[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6期

3 黄奕龙;;日本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及其对深圳的启示[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10期

4 李晓娟;刘建超;;简谈生态护岸利与弊[J];内蒙古水利;2010年02期

5 唐国滔;姚焕玫;胡湛波;;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水产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6 夏庆云;蔡军;王尉英;;杭州市典型河道生态护岸的选择[J];浙江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7 李超;李明;全先超;;城镇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方法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8 朱小焰;刘喜元;;建设城市生态护岸的可行性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年04期

9 赵冬冬;;生态护岸工程在建阳书吕溪防洪堤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J];水利科技;2013年02期

10 宋克;;漯河市沙澧河沿岸植物生态护岸应用技术浅析[J];河南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卓智;;生态护岸的一些做法[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丽霞;;生态护岸在城市河岸整治中的应用研究[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盛林;;生态护岸新材料——棕榈石[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4 魏西会;赵书凯;刁玲玲;;青岛市城阳区主要河流生态护岸的实践与探索[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5 刘亚忠;;浅谈河道的生态护岸技术[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马丽丽;;生态水利模式之生态护岸[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熊治平;张生鹏;;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8 李明慧;;生态护岸技术在清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严文武;金德钢;杨成刚;;河道生态护岸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10 沈辉;;棕榈石在水边过渡带中的出色表现[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铁军 通讯员 董王进;生态护岸技术扮美盐灌船闸[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何英娥 牛伟峰;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N];黄河报;2010年

3 张明 赵乐乐 崔奕;我市将构建新型生态护岸[N];常州日报;2011年

4 周雨顺 陈白燕;鱼儿在生态航道中畅游[N];中国水运报;2006年

5 记者 朱丹 海盐县新闻中心 马晓燕;56个生态护岸范例重塑水乡灵性[N];嘉兴日报;2010年

6 段祥宝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河道生态护岸实现人水和谐[N];中国水利报;2009年

7 记者 赵丹邋通讯员 冯萍 黄雪芳;桃红柳绿处尽享生活的闲适[N];嘉兴日报;2008年

8 单亦双;打造幸福、生态、活力母亲河[N];中国水利报;2013年

9 东流;水土间亲密接触 生物链环环相扣[N];无锡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高立洪 采访整理;加快睡堤唤醒步伐[N];中国水利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晶;京郊河流生态护岸水土保持效应及其健康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刘盈斐;多孔隙生态护岸的实验分析与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高国明;生态友好型护岸在中小河流岸边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楠;通惠河(通州段)水环境状况及其生态护岸技术研究与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5 韩莉娟;鱼类对孔隙特性选择试验与多孔隙护岸块体设计[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王淮;生态航道的建设研究与应用[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7 何立群;那考河生态护岸设计及施工质量分析与评价[D];广西大学;2017年

8 黄迪;大沽河生态护岸技术的试验与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9 唐大川;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王越;北京永定河生态护岸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88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888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