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输沙率的水库悬移质泥沙淤积计算
本文选题:水库泥沙淤积 + 小湾水电站 ; 参考:《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水库泥沙淤积是电站运行管理中必须掌握的重要信息,梯级水电开发淹没了原有水文观测站断面,导致缺乏用于计算淤积量的出入库泥沙观测资料.论文提供一种较为精确估算梯级水库淤积的计算思路,选取小湾水库为案例,通过比对2015年与历史时期水库汇水区内气象站降雨资料,选用与2015年降雨量近似年份的输沙率,进行出入库悬移质输沙量的计算;采用Brune模型计算梯级水库拦沙率;综合考虑出入库输沙量与上下游水库的拦沙量,计算获得2015年小湾电站的库区淤积量为11.45×106t.研究结果为小湾水库水沙科学调度和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所使用的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其它水库开展年淤积量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Abstract]:Reservoir siltation is an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at must be grasped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wer s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ascade hydropower submerges the original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section,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sediment observation data to calculate the siltation amount in and out of the reservoir. This paper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eposition of cascade reservoirs. Taking Xiaowan reservoir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compares the rainfall data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catchment area of reservoirs in 2015 and historical periods, and select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similar to the rainfall in 2015. In this paper, the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is calculated, the Brune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diment retention rate of cascade reservoirs, and the sediment retention capacity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reservoirs is considered synthetically, and the siltation of Xiaowan Hydropower Station in 2015 is calculated to be 11.45 脳 10 ~ 6 t. Th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tific regulation and safe opera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 in Xiaowan Reservoir. The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nnual siltation amount in other reservoirs.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100,41571032,41561144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B06B00)
【分类号】:TV1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定平;汤小云;何海涛;;水库泥沙淤积量计算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08年35期
2 王嗣飞;;水库泥沙淤积问题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6期
3 熊敏;马文琼;;龚嘴水库泥沙淤积现状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S1期
4 吉良八郎 ,玉井佐一 ,王廷俊 ,李纪生;水库泥沙淤积分布的特性线分析法[J];水利水电技术;1964年11期
5 邓志强;;水库泥沙淤积的灰色动态模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6 于永泉,张文斌,沈敬学,马玺;群昌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探讨[J];吉林水利;1995年02期
7 浦承松,谢波;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人民珠江;2002年02期
8 朱苏云,李松,金冶,赵培颖;东港市水库泥沙淤积的初步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1期
9 闫守信,陈刚军,魏宝忠;察尔森水库泥沙淤积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01期
10 万建蓉;宫平;;嘉陵江亭子口水库泥沙淤积研究[J];人民长江;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建;童思陈;;水库泥沙淤积特性的初步研究[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德忠;刘易娜;宋少文;杜占德;贾贞斌;;水库泥沙淤积定量分析研究—水量平衡法[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何录合;;碧口水库泥沙淤积及发展趋势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钟华昌;覃杰;;岩滩水库泥沙淤积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杜向润;;从汾河水库泥沙淤积变化看上游水土保持治理成效[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周杰;吴时强;韩昌海;吴修锋;;山区小水库泥沙淤积特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甘启娣;韩兵;;小湾坝址下游河道淤积情况及清淤必要性分析[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龙;;八盘峡水电站水库泥沙淤积现状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红育;桃汛洪水冲刷降低 潼关高程试验再获成功[N];中国水利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孟洋;水电站库区泥沙淤积及过机泥沙特性研究:小湾案例[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郭荣;水库泥沙淤积与回水耦合关系初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会让;陕西省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蓄水能力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杨艳娟;水洞沟水库泥沙淤积测试及数值模拟[D];宁夏大学;2013年
5 左光栋;山区河流引水式电站水库泥沙淤积及电站引水防沙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6 王新军;夏寨水库泥沙淤积分析及合理运用方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帅;POA算法在水沙联合调度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0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89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