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跌坎深度在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8-29 10:17
【摘要】:以某工程导流泄洪隧洞底流消能工为试验研究对象,原方案试验中,在闸门半开工况下,下泄水流出现脱离泄槽底板现象,不利于下泄水流的消能,经研究,改变压坡段底板坡度,同时将泄槽的两个坡段改成一个坡段;原方案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均发生远驱式水跃,消能效果差,通过研究采用以最大临底流速为控制目标的最小跌坎深度计算公式,确定消力池底板高程。经两次优化试验后,消除了闸后水流脱离泄槽底板的现象,下泄水流流态稳定,消力池内形成稳定的淹没水跃消能,出池水流与下游水流衔接较好,消力池内临底流速和时均动水压强均明显降低,消能效果好。
[Abstract]:Taking the energy dissipator at the bottom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of a project as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bject, in the original scheme te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alf opening of the gate, the phenomenon of disengag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drain slot appears in the downflow flow,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discharge flow. Changing the slope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pressure slope section, and changing the two sections of the drain slot into one slope section, the original scheme of the bottom flow energy dissipator energy dissipation pool occurred in the far drive type hydraulic jump, the energy dissipation effect is poor, In this paper,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minimum floor depth with the maximum critical velocity as the control targ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height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tilling pool. After two optimization tests, the phenomenon of the flow behind the sluice is remov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drain slot, the flow state of the discharge is stable, the steady submerged water jump energy dissipation is formed in the stilling pool, and the flow out of the tank is better connected with the downstream flow. The near bottom velocity and the time average dynamic pressure in the stilling pool are obviously reduced,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effect is good.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楚雄欣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9008)~~
【分类号】:TV6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丽;王爱华;张力春;;底流消能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02期

2 张华,练继建;水电站底流消能雾化的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12期

3 ;“高水头大单宽底流消能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通过验收[J];水力发电;2005年06期

4 冯国一;王海军;唐涛;;坎深和入池能量对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流态影响的数值模拟[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2期

5 王海军;杨红宣;王立辉;;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控制临底流速的跌坎最小深度[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6 王海军;张强;唐涛;;跌坎式底流消能工的消能机理与水力计算[J];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04期

7 刘之平;夏庆福;孙双科;;跌坎底流消能水流再附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1期

8 赵岩松;伊佳倩;李媛媛;伏世红;;底流消能计算中有关收缩水深的计算方法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年01期

9 王丽杰;杨文俊;陈辉;李连文;;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研究综述[J];人民长江;2013年03期

10 乔殿石;;绥化地区水利工程底流消能工破坏原因及设计中的问题[J];东北水利水电;198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军;周胜;孙双科;刘之平;;高坝大流量底流消能工程设计运行实践经验总结分析[A];第二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善达;;底流消能泄洪水流雾化影响之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3 张强;杨红宣;郑雪;王海军;;基于射流理论的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力特性分析[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4 王善达;朱小飞;;小东江水电站底流消能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车传金;和秀芬;李聚兴;耿运生;王晓松;;软基上高水头退水闸底流消能方案研究与设计优化[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赖翼峰;;营仔河水闸底流消能水力特性的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庶伟;反弧式跌坎底流消能工的FLUENT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智源;跌坎型底流消能工冲击区水力荷载计算与抗冲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崔召;跌坎型底流消能工射流流速衰减规律与坎深确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钟志镭;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蒋霖波;跌坎型底流消能工不同水流结构分区对底板作用力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郝鑫;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流特性及坎后漩涡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尚艳萍;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8 周书建;跌坎型底流消能工试验研究与数值仿真[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冯晓娟;跌坎型底流消能工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10 郑雪;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水力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10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210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