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夏特水电站水轮机导叶泥沙磨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07:21
【摘要】:对于以含有泥沙的沙水为工作介质的水轮机,当被水流挟运的沙粒通过其流道时,坚硬的沙粒撞击和磨削过流表面,造成流道边壁泥沙磨损。磨损将导致水轮机的效率下降,甚至引起水轮机的快速破坏,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克孜河流域泥沙含量大,棱角分明且石英含量高,相对硬度大,在其河流上运行的水电站,不可避免的将引起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泥沙磨损,尤其是即将修建在克孜河流上的夏特水电站水头又高,其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泥沙磨损会更加严重,尤其是水轮机活动导叶,因此本文就夏特水电站水轮机导叶进行了泥沙磨损预测,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夏特电站拟选的HLA351-LJ-275混流式水轮机的二维设计图,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蜗壳、导水机构、转轮及尾水管的水体模型以及水轮机过流部件全流道水体模型。采用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运用ANSYS ICEM对各个过流部件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设置边界类型。2.采用k-ε多相流湍流模型对水轮机在不同工况、不同沙粒浓度下的内部沙水流动进行了三维计算,得到了不同情况下水轮机导水机构部件的泥沙体积浓度分布、流速分布及压力分布。数值结果表明:水轮机转轮叶片上泥沙浓度最大区域出现在叶片出口位置,且泥沙速度在叶片出口位置也较高,由此判断转轮磨损最严重的区域在转轮的出口位置,靠近下环的区域由于泥沙运动速度更高而更易磨损;最低压力出现在转轮长叶片背面出口靠近下环处,各个叶高截面最低压力均大于空化压力3200Pa,在各个工况下转轮不会发生空化。3.在泥沙磨损试验台上,对水轮机导叶进行了泥沙磨损试验,采用白光干涉轮廓仪测试导叶表面磨损前后形貌状态及表面深度。试验结果表明,S135对夏特电站水轮机导叶的耐磨性最佳。根据试验数据和拟合方法得出了不同材质的水轮机导叶磨损率计算公式,为夏特水电站水轮机设计提供参考。
【图文】:

三维图,蜗壳,三维图


夏特水电站水轮机导叶泥沙磨损研究1 蜗壳根据蜗壳单线图,对蜗壳各断面型线进行 B 样条曲线(NURBS)拟合,然网格命令建面生成薄壳结构的蜗壳内表面,在建立蜗壳鼻端结构时对其添加成鼻端内表面的建面,最终通过缝合命令将上述光滑曲面缝合成蜗壳内流 4.1 所示。再在 ICEM 中划分结构化网格,生成的蜗壳网格如图 4.2 所示。

网格图,蜗壳,网格图


夏特水电站水轮机导叶泥沙磨损研究1 蜗壳根据蜗壳单线图,对蜗壳各断面型线进行 B 样条曲线(NURBS)拟合,然网格命令建面生成薄壳结构的蜗壳内表面,在建立蜗壳鼻端结构时对其添加成鼻端内表面的建面,,最终通过缝合命令将上述光滑曲面缝合成蜗壳内流 4.1 所示。再在 ICEM 中划分结构化网格,生成的蜗壳网格如图 4.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7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紫昊;李太江;李勇;刘刚;;基于欧拉固液两相流模型的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磨蚀损伤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11期

2 文晓涵;;新疆克孜河流域塔日勒嘎水电站水轮机抗泥沙磨蚀解决方案[J];湖南水利水电;2014年04期

3 汪家琼;蒋万明;孔繁余;屈晓云;宿向辉;;基于Particle模型固液两相流离心泵流场数值模拟[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4 李景;程广福;贾朋刚;葛光男;过洁;王辉亭;;水轮机常用金属材料在模拟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大电机技术;2013年05期

5 杜利霞;赵涛;祁永斐;;夏特水电站排沙漏斗模型优化[J];人民黄河;2013年06期

6 鲍崇高;高义民;邢建东;;水轮机过流部件材料的冲蚀磨损腐蚀及其交互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7 张海库;刘小兵;何婷;王忠全;张德祥;;含沙河流中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性能预测[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2期

8 郑莹;刘小兵;曾永忠;;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数值模拟[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卢浩;周明;王一鑫;于波;蒋劲;;水轮机导叶磨蚀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3期

10 李琪飞;李仁年;韩伟;敏政;;混流式水轮机引水、导水部件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值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耿福明;高岗剑;罗先武;刘娟;许洪元;;水力机械常用金属材料的冲蚀磨损实验[A];水轮机抗磨蚀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文涛;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模型内部流动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黄剑峰;水轮机内部非定常湍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3 宋兵伟;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上冠间隙流诱发的轴系不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胜柱;水轮机内部流动分析与性能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晓林;水泵水轮机内部流动及水力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欧顺冰;含沙水中混流式水轮机三维内流场的数值模拟[D];西华大学;2012年

3 李高峰;含沙水中长短叶片水轮机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D];西华大学;2011年

4 余燕;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内部流动特性数值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金阳;基于数值模拟的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流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马文生;原型水轮机全流道计算及计算精度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党小建;水轮机导叶流固耦合振动特性计算[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4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624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