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调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734.4
【图文】:
1 绪论1 绪论1.1 引言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 2012 年至 2017 年发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近 6 年年发电总量分别为 47000.7 亿 kW·h、49377.7 亿 kW·h、53975.9 亿 kW56495.8 亿 kW·h、58105.8 亿 kW·h 和 61424.9 亿 kW·h,其中水电占各年发电总14.77%、17.43%、16.89%、18.84%、19.39%和 19.43%,如图 1-1 所示,水电发电所占年发电量的比重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火力发电仍然是能源的主要来源,但水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将使其在我国能源构成中所比重逐渐增加,在电力能源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2 智能 PID 控制的理论基础2 智能 PID 控制的理论基础规 PID 控制PID 控制器被提出以来,由于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参数易于调整和控制点,使得工程中各种先进控制过程或优化均是以 PID 控制回路为基础[41,4软、硬件的资源,可编程实现智能化的 PID 控制,能达到更高的控制精度进而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常规 PID 控制规律生产或仿真试验中,PID 控制原理是为最常用的规律,整个系统由控制器成,其基本原理框图如图 2-1 所示[11]。
图 2-3 位置式 PID 控制算法计算程序框图 2-3 Position type PID control algorithm calculating program block dia 控制算法的缺点是:该控制系统的所有输出量均与过去的进行计算时需要将全部偏差信号 e(k)进行累加,此时计算地计算时间可能就会比较长。而且,由于控制器的输出量置,所以,当计算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u(k)值很地便会引起执行机构的位置出现较大变化,这均是试验、情况下,还可能会引诱产生重大事故。因此为了避免类似式 PID 控制算法。 PID 控制根据递推原理可得(1)((1)()((1)(2)))10 ukkekkejkekekdkjpi算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远云;;水轮机调节系统智能控制策略探讨[J];同行;2016年09期
2 把多铎;袁璞;陈帝伊;丁聪;;复杂管系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建模与分析[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3 唐良宝;韩海媚;包居敏;;水轮机调节系统智能控制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4期
4 周寿祺;关于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油质浅析[J];大电机技术;1996年05期
5 谢云敏;水轮机调节系统前馈控制的探讨[J];南昌水专学报;1995年01期
6 白家聪;张莉云;;水轮机调节系统小波动动态特性分析——利用拉氏反变换的计算机模拟[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7 王柏林;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一种自适应调节器[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8 沈宗树,吴应文;具有水压反馈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刞态特性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1989年02期
9 李植鑫,陈启卷;水轮机调节系统Fuzzy控制的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10 邵宜祥;沈祖诒;;非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波;张礼达;吉雷;童俊;张文平;;水轮机调节系统实时仿真实验台的建立[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2 于洋;张婧璇;;水轮机调节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A];水电站机电技术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敬明;胡立新;张治宇;侯锐;李估;蔡群;李娜;;南津渡水电厂贯流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优化控制设计[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4 陈敬明;胡立新;张治宇;侯锐;李佶;蔡群;李娜;;南津渡水电厂贯流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优化控制设计[A];水电站机电技术(2016年第39卷)[C];2016年
5 李植鑫;陈启卷;;水轮机调节系统Fuzzy控制的仿真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6 蔡龙;黎平;刘轲;洪云来;;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参数测试[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6[C];2016年
7 潘峰;蔡维由;陈光大;;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水轮机调节系统单神经元PSD控制参数[A];2004中国水电控制设备论文集[C];2004年
8 常江;徐枋同;刘炳文;陈启卷;;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蔡维由;刘海锋;陈光大;曹玉胜;潘峰;;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模糊神经控制[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常江;刘炳文;徐枋同;蔡维由;;水轮机调节系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研究[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俊益;分数阶水轮机调节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2 孔繁镍;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3 廖忠;小波网络及其在水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方红庆;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陈志环;水轮机调节系统的参数辨识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南海鹏;基于PCC的智能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7 寇攀高;水轮发电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帝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明疆;明满流尾水系统水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永强;水轮机调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2 王坤;基于遗传算法模糊PID控制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3 吴卓t
本文编号:2788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8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