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转轮焊接残余应力测试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1 03:39
通过盲孔法对某电站水轮机转轮焊接后及退火处理后叶片与上冠、下环区域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与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退火后,焊接残余应力下降显著,达到了很好的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图3幅,表2个。
【文章来源】:小水电. 2020,(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盲孔法残余应力测量原理
根据众多电站在停机检修后发现转轮产生的裂纹情况汇总可知,裂纹基本都位于叶片与上冠或叶片与下环连接的焊缝或热影响区,且呈贯穿性,又以叶片与上冠连接处居多[6-10]。因此,本次残余应力检测范围选定为9号和10号叶片与上冠进水边正压侧、与下环出水边负压侧两个区域的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由于疲劳裂纹开裂主要与与垂直于焊缝方向的残余应力有关[3],所以测点以焊缝熔合线为基准,沿焊缝熔合线垂直方向上下分别布置3个测点(见图3、表1)。表1 测点位置说明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叶片位置 1 距焊缝熔合线15 mm 叶片上冠进水边正压侧距进水边120 mm 2 在叶片熔合线上 3 靠近焊缝中心线上 4 距焊缝熔合线15 mm 叶片下环出水边负压侧距出水边80 mm 5 在叶片熔合线上 6 靠近焊缝中心线上
应变花示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轮机转轮叶片裂纹原因分析与研究[J]. 张彦南.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08)
[2]杨村电站转轮叶片裂纹原因分析及改造实践[J]. 王斌. 机电技术. 2015(05)
[3]溪洛渡水电站转轮焊接残余应力测试与分析[J]. 魏松,程广福,赵鹏,刘琪. 大电机技术. 2013(02)
[4]枫树坝水电站转轮裂纹原因及处理措施[J]. 徐广文,张海丽. 水力发电. 2011(09)
[5]构皮滩水电站转轮残余应力测试[J]. 易吉林. 大电机技术. 2010(03)
[6]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焊接残余应力测试与分析[J]. 雷清华. 华电技术. 2009(02)
[7]大型水轮机转轮焊接区退火前后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 刘桂华,蒋智,任绍成.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9(01)
[8]龙滩水轮机转轮残余应力的测试及评价[J]. 孙鸿秉,王怀茂.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9(01)
[9]混流式转轮焊接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J]. 杨晓君,胡光近,廖继荣,戴振羽. 东方电气评论. 2007(01)
[10]小浪底转轮叶片裂纹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 胡宝玉,张利新,钟光华. 中国水利. 2004(12)
硕士论文
[1]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焊接残余应力场调控研究[D]. 李雅范.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9452
【文章来源】:小水电. 2020,(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盲孔法残余应力测量原理
根据众多电站在停机检修后发现转轮产生的裂纹情况汇总可知,裂纹基本都位于叶片与上冠或叶片与下环连接的焊缝或热影响区,且呈贯穿性,又以叶片与上冠连接处居多[6-10]。因此,本次残余应力检测范围选定为9号和10号叶片与上冠进水边正压侧、与下环出水边负压侧两个区域的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由于疲劳裂纹开裂主要与与垂直于焊缝方向的残余应力有关[3],所以测点以焊缝熔合线为基准,沿焊缝熔合线垂直方向上下分别布置3个测点(见图3、表1)。表1 测点位置说明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叶片位置 1 距焊缝熔合线15 mm 叶片上冠进水边正压侧距进水边120 mm 2 在叶片熔合线上 3 靠近焊缝中心线上 4 距焊缝熔合线15 mm 叶片下环出水边负压侧距出水边80 mm 5 在叶片熔合线上 6 靠近焊缝中心线上
应变花示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轮机转轮叶片裂纹原因分析与研究[J]. 张彦南.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08)
[2]杨村电站转轮叶片裂纹原因分析及改造实践[J]. 王斌. 机电技术. 2015(05)
[3]溪洛渡水电站转轮焊接残余应力测试与分析[J]. 魏松,程广福,赵鹏,刘琪. 大电机技术. 2013(02)
[4]枫树坝水电站转轮裂纹原因及处理措施[J]. 徐广文,张海丽. 水力发电. 2011(09)
[5]构皮滩水电站转轮残余应力测试[J]. 易吉林. 大电机技术. 2010(03)
[6]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焊接残余应力测试与分析[J]. 雷清华. 华电技术. 2009(02)
[7]大型水轮机转轮焊接区退火前后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 刘桂华,蒋智,任绍成.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9(01)
[8]龙滩水轮机转轮残余应力的测试及评价[J]. 孙鸿秉,王怀茂.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9(01)
[9]混流式转轮焊接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J]. 杨晓君,胡光近,廖继荣,戴振羽. 东方电气评论. 2007(01)
[10]小浪底转轮叶片裂纹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 胡宝玉,张利新,钟光华. 中国水利. 2004(12)
硕士论文
[1]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焊接残余应力场调控研究[D]. 李雅范.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9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6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