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2:30
选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至2017年相关指标项数据,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各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提取的因子对各地区进行了K-Mean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差异显著,广东、山东、江苏、四川承载能力较强,海南、青海、宁夏的承载能力较差.2)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5类地区,各类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均不一样.建议各地区把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有效结合在一起,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50(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概念与实证:以中国大陆为例(英文)[J]. 臧正.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1)
[2]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时空动态变化[J]. 何刚,夏业领,秦勇,朱艳娜,王雯雯.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1)
[3]基于改进综合赋权法的塔里木河流域“三源一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陈磊,梁新平. 节水灌溉. 2019(01)
[4]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 徐志青,刘雪瑜,袁鹏,张茉莉,肖书虎,廖纯刚.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4)
[5]效益与公平视角下省际水资源支撑能力比较分析[J]. 王若梅,马海良,王锦.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6)
[6]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 刘佳骏,董锁成,李泽红.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2)
[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能力研究[J]. 莫崇勋,蔡德所,杜群超,孙桂凯. 水力发电. 2010(11)
[8]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J]. 胡彩虹,吴泽宁,高军省,席献军. 干旱区地理. 2010(03)
[9]新疆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承载能力分析[J]. 周宏飞,张捷斌. 干旱区地理. 2005(06)
[10]近10年来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J]. 文琦,何彤慧. 水资源保护. 2005(06)
本文编号:3470117
【文章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50(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概念与实证:以中国大陆为例(英文)[J]. 臧正.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1)
[2]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时空动态变化[J]. 何刚,夏业领,秦勇,朱艳娜,王雯雯.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1)
[3]基于改进综合赋权法的塔里木河流域“三源一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陈磊,梁新平. 节水灌溉. 2019(01)
[4]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 徐志青,刘雪瑜,袁鹏,张茉莉,肖书虎,廖纯刚.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4)
[5]效益与公平视角下省际水资源支撑能力比较分析[J]. 王若梅,马海良,王锦.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6)
[6]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 刘佳骏,董锁成,李泽红.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2)
[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能力研究[J]. 莫崇勋,蔡德所,杜群超,孙桂凯. 水力发电. 2010(11)
[8]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J]. 胡彩虹,吴泽宁,高军省,席献军. 干旱区地理. 2010(03)
[9]新疆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承载能力分析[J]. 周宏飞,张捷斌. 干旱区地理. 2005(06)
[10]近10年来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J]. 文琦,何彤慧. 水资源保护. 2005(06)
本文编号:347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7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