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轮廓的人字闸门底枢蘑菇头磨损量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12 23:06
为精确测量人字闸门底枢摩擦副蘑菇头磨损量,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蘑菇头进行模拟摩擦磨损试验,应用千分表测量磨损试样表面轮廓,获取表面三维轮廓数据,并构建表面轮廓图;采用微元法和拟合法计算了曲面磨损体积。其中微元法是以千分表的步长为微元,首先计算出每个微元磨损体积,然后再将球面微元磨损量相加得到球面磨损体积;拟合法是将测量球面数据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中数据,然后对坐标系中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得到拟合函数,再对拟合函数求积分得到球面体积,磨损试验前后球面体积差即为球面磨损体积。结果表明:微元法和拟合法与称重法的误差分别为4.66%和4.03%,均满足工程测量要求,为球面磨损量的测量与计算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文章来源】:润滑与密封. 2020,45(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蘑菇头试样结构
千分表表头与蘑菇头轴线的方向垂直,表面轮廓法采用沿纬线布置测量点,测完一条纬线后,再将测量头移动到下一条纬线,直至所有纬线上的测量点都测完。图2为测量布置图。同一条纬线上测量点采用等间距布置,相邻点间距为d,d的关系如式(1)所示。纬线为一个完整的圆,因此每个相邻测量点与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为固定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角度大小,文中试验设定θ=1°。相邻纬线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的,间距为h,文中试验设定h=1 mm。
图3所示为蘑菇头表面轮廓测量装置,上下移动滑块可上下移动并固定千分表,左右移动滑块可左右移动并固定千分表,通过上下移动滑块和左右移动滑块使千分表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一个固定的位置。2 测量数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球在液体中振动磨损量的研究[J]. 杜文欣,伍联营,张伟涛,陈灿,胡仰栋. 化工学报. 2019(04)
[2]船闸底枢摩擦副设计及摩擦学行为分析[J]. 刘海,王树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11)
[3]金属磨损试验及测量方法[J]. 范秋涛,翁榕,陈晓慧. 环境技术. 2015(01)
[4]船闸底枢可靠性模型及其应用[J]. 陈一梅,马丽佳,王建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5]摩擦磨损试验磨痕检测新方法的研究[J]. 王长生,袁峰. 机械工程师. 2009(12)
[6]采用圆度仪测量球形运动副承载面磨损量方法[J]. 韩春鸣,胡肖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9(02)
[7]磨损量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J]. 刘玉斌,王海舰,陈金良,李霞,许留存. 润滑与密封. 2005(03)
[8]粘弹性材料磨损量非接触测量法的修正[J]. 赵新泽,赵春华,汤双清. 润滑与密封. 2003(03)
[9]刻痕法测量汽缸套活塞环磨损的原理及应用[J]. 何捷,李克天. 南方钢铁. 1998(05)
[10]光干涉法测量磨损量的研究[J]. 邹茜,黄平,温诗铸.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0)
本文编号:3622550
【文章来源】:润滑与密封. 2020,45(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蘑菇头试样结构
千分表表头与蘑菇头轴线的方向垂直,表面轮廓法采用沿纬线布置测量点,测完一条纬线后,再将测量头移动到下一条纬线,直至所有纬线上的测量点都测完。图2为测量布置图。同一条纬线上测量点采用等间距布置,相邻点间距为d,d的关系如式(1)所示。纬线为一个完整的圆,因此每个相邻测量点与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为固定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角度大小,文中试验设定θ=1°。相邻纬线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的,间距为h,文中试验设定h=1 mm。
图3所示为蘑菇头表面轮廓测量装置,上下移动滑块可上下移动并固定千分表,左右移动滑块可左右移动并固定千分表,通过上下移动滑块和左右移动滑块使千分表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一个固定的位置。2 测量数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球在液体中振动磨损量的研究[J]. 杜文欣,伍联营,张伟涛,陈灿,胡仰栋. 化工学报. 2019(04)
[2]船闸底枢摩擦副设计及摩擦学行为分析[J]. 刘海,王树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11)
[3]金属磨损试验及测量方法[J]. 范秋涛,翁榕,陈晓慧. 环境技术. 2015(01)
[4]船闸底枢可靠性模型及其应用[J]. 陈一梅,马丽佳,王建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5]摩擦磨损试验磨痕检测新方法的研究[J]. 王长生,袁峰. 机械工程师. 2009(12)
[6]采用圆度仪测量球形运动副承载面磨损量方法[J]. 韩春鸣,胡肖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9(02)
[7]磨损量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J]. 刘玉斌,王海舰,陈金良,李霞,许留存. 润滑与密封. 2005(03)
[8]粘弹性材料磨损量非接触测量法的修正[J]. 赵新泽,赵春华,汤双清. 润滑与密封. 2003(03)
[9]刻痕法测量汽缸套活塞环磨损的原理及应用[J]. 何捷,李克天. 南方钢铁. 1998(05)
[10]光干涉法测量磨损量的研究[J]. 邹茜,黄平,温诗铸.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0)
本文编号:3622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62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