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排涝对江南运河产生的洪涝转移特征
发布时间:2022-05-06 20:26
基于丰富翔实的基础资料,建立了专门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分析现状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及不设防方案下苏锡常城市排涝对江南运河水位的影响,并分析城市内部洪涝特征及区域洪涝转移规律。结果表明:与不设防方案对比,现状调度方案能降低常州、无锡、苏州的城市洪峰水位0.28~1.10 m,说明城区大包围有效地降低了城区洪水风险,保证了城区安全,但江南运河的水位随降水量和苏锡常城市排涝量的增加而增大。若采用优化调度方案,城市起排水位适当抬高0.17~0.30 m,运河水位会降低0.00~0.12 m,说明在不大幅增加城市洪涝风险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减少城市的排涝量,从而降低江南运河水位,协调城市与区域的防洪关系。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2.2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2.2.1 边界设置
2.2.2 产汇流集水区的划分
2.2.3 河网的概化
2.2.4 水工建筑物的处理
2.2.5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耦合
2.3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3 集中排涝产生的江南运河洪涝转移特征
3.1 方案设置
3.2 对江南运河水位的影响
3.3 集中排涝后的内部洪涝特征
3.4 集中排涝后江南运河及城市附近区域洪涝特征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分流比影响因素[J]. 王子悦,李一平,董志强,庄巍,翁晟琳,张靖林. 水资源保护. 2019(04)
[2]基于NAM模型水文参数分析研究进展[J]. 黄欣祺. 河北水利. 2018(11)
[3]太湖流域2016年、1991年大洪水对比分析[J]. 王磊之,胡庆芳,王银堂,林荷娟,崔婷婷,朱晓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4]基于流域洪水危险分析的社工坑整治方案[J]. 刘曾美,冯斯安,蓝福鹏,陈斯达,梁华,费开轩. 水资源保护. 2018(06)
[5]江南运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J]. 吴娟,林荷娟,武剑,季同德. 水文. 2018(04)
[6]基于InVEST模型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能力评价及其变化特征分析[J]. 顾晋饴,李一平,杜薇. 水资源保护. 2018(03)
[7]太湖流域2016年大洪水分析[J]. 王同生.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6)
[8]江苏省苏南运河沿线地区联合调度实践与思考[J]. 张春松,宋玉,陶娜麒,鲍建腾.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3)
[9]阳澄淀泖区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J]. 钟桂辉,刘曙光,胡子琛,张枭鸣. 人民长江. 2017(21)
[10]中国城市洪涝问题及成因分析[J]. 张建云,王银堂,贺瑞敏,胡庆芳,宋晓猛. 水科学进展. 2016(04)
本文编号:3651158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2.2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2.2.1 边界设置
2.2.2 产汇流集水区的划分
2.2.3 河网的概化
2.2.4 水工建筑物的处理
2.2.5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耦合
2.3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3 集中排涝产生的江南运河洪涝转移特征
3.1 方案设置
3.2 对江南运河水位的影响
3.3 集中排涝后的内部洪涝特征
3.4 集中排涝后江南运河及城市附近区域洪涝特征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分流比影响因素[J]. 王子悦,李一平,董志强,庄巍,翁晟琳,张靖林. 水资源保护. 2019(04)
[2]基于NAM模型水文参数分析研究进展[J]. 黄欣祺. 河北水利. 2018(11)
[3]太湖流域2016年、1991年大洪水对比分析[J]. 王磊之,胡庆芳,王银堂,林荷娟,崔婷婷,朱晓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4]基于流域洪水危险分析的社工坑整治方案[J]. 刘曾美,冯斯安,蓝福鹏,陈斯达,梁华,费开轩. 水资源保护. 2018(06)
[5]江南运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J]. 吴娟,林荷娟,武剑,季同德. 水文. 2018(04)
[6]基于InVEST模型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能力评价及其变化特征分析[J]. 顾晋饴,李一平,杜薇. 水资源保护. 2018(03)
[7]太湖流域2016年大洪水分析[J]. 王同生.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6)
[8]江苏省苏南运河沿线地区联合调度实践与思考[J]. 张春松,宋玉,陶娜麒,鲍建腾.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3)
[9]阳澄淀泖区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J]. 钟桂辉,刘曙光,胡子琛,张枭鸣. 人民长江. 2017(21)
[10]中国城市洪涝问题及成因分析[J]. 张建云,王银堂,贺瑞敏,胡庆芳,宋晓猛. 水科学进展. 2016(04)
本文编号:3651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65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