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生资本框架的溪洛渡工程移民状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基于营生资本框架的溪洛渡工程移民状况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水库移民 营生资本 可持续发展 入户调查 溪洛渡工程
【摘要】:溪洛渡工程实施中出现部分移民生产恢复困难、部分安置点被迫改动甚至撤销等问题。针对工程中以损定补思路局限性,从营生资本角度构建研究框架,对97户571位移民开展了入户调查,分析搬迁前后移民营生资本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电交通、教育医疗条件、外出务工技能等营生资本得到改善,但同时农林牧渔生产技能下降;自然资本中土地数量减少、畜牧养殖条件恶化;经济资本中部分家庭入不敷出;公共资本中治安条件恶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利用外出务工收入提高、移民外出务工趋势形成及安置点地理优势等有利条件,鼓励劳动力输出,为移民城镇化和收入转型提供便利条件;加强移民技能培训,加大针对移民群体的治安维护力度。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水库移民 营生资本 可持续发展 入户调查 溪洛渡工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086,51079070,51379104)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资助(2013-KY-5,2015-KY-5)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资助(201407)
【分类号】:TV74;D632.4
【正文快照】: 0引言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工程主体拱坝最大坝高285.5m,装机容量约1 400万kW,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第3大水电站,仅次于我国三峡水电站和巴西伊泰普水电站。淹没区涉及云南省永善、昭阳、巧家、鲁甸,以及四川省雷波、金阳、昭觉、布拖、宁南等9个县区,迁移人口约5.27万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绪海;何雯娟;田芬芳;;治淮工程征地拆迁移民监理实践[J];人民长江;2007年12期
2 康向文;;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工程援建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四川水力发电;2011年06期
3 杨鹏;董舟;;水利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04期
4 张同峰;;专而不死 活而不乱——河南卢氏县移民办健全监督机制、用好移民资金[J];中国水利;1993年09期
5 蒋晓明;;水电工程“先移民后建设”的实践及认识[J];水力发电;2014年02期
6 梁英;申宏波;邓朝伦;;创新管理、多措并举、快速建设沙沱水电站移民复建工程[J];贵州水力发电;2012年01期
7 何利;魏延;陶建格;;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移民经济排斥问题分析——以淅川县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调研为例[J];人民长江;2013年04期
8 朱朝峰,张新建;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工程综合监理初探[J];人民长江;1997年12期
9 程念高;;全面开展管理创新,努力做好水电征地移民工作——华电集团水电移民管理创新工作综述[J];水力发电;2014年02期
10 傅秀堂;试论移民补偿与发展[J];人民长江;1995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松平 特约通讯员 彭耀宗;情系移民谋发展[N];人民长江报;2011年
2 王勇 李姗姗;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5年内将移民21万余人[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张寅鹏 通讯员 苏大邦;州政府召开水电移民接收安置工作协调会[N];大理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洪涛;移民真正享受到了工程建设成果[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徐浩 赵培玲 本报记者 潘热新;河南:南水北调中线移民“收官”[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记者 李明勇 通讯员 徐瑞;青龙水电站围堰截流阶段移民工程通过省级验收[N];恩施日报;2011年
7 记者 甘勇 通讯员 吴昌银;顾全大局写奉献[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徐英梅;惠风化雨润民心[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9 记者 黄俊华 通讯员 杨正国;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启动[N];湖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朱隽;156米,新高度考验三峡[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方方;记忆、交往、重构—南水北调移民身份认同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赵静;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东平湖段)移民管理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李玲;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D];清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4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