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渠道糙率与明渠流态关系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工渠道糙率与明渠流态关系的试验研究
【摘要】:以人工明渠不同粗糙度壁面糙率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明渠糙率与各水力要素之间的规律、各水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糙率变化影响因素排序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不同粗糙度壁面下,雷诺数伴随着绝对粗糙度的增长展现出增长的趋势;同一种粗糙度壁面下,糙率伴随着雷诺数增长展现出几乎没有变化的趋势,雷诺数对糙率的影响很小、。(2)当水流为缓流时,糙率只与佛汝德数有关,即n=f(Fr),糙率随着佛汝德数的增长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当水流为急流时,糙率与佛汝德数和绝对粗糙度有关,即n=f(Fr,△)。糙率伴随着佛汝德数的增大展现出较缓慢的增长趋势。(3)在不同粗糙度壁面中,佛汝德数伴随着底坡的增大展现出增长趋向。每种粗糙度壁面下,当底坡较陡时,伴随着佛汝德数的变化,糙率展现出的变化速率相对小;当底坡较平滑时,伴随着佛汝德数的变化,糙率展现出的变化速率相对大。可以认为,底坡直接影响佛汝德数的变化,间接影响糙率的变化。(4)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人工明渠糙率变化的7种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得到佛汝德数和绝对粗糙度是影响人工明渠糙率变化较重要的因子,并且构建了不同流态糙率的回归模型。(5)结合天然河道数据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佛汝德数就是成为反映明渠糙率及沿程阻力的控制因子。
【关键词】:糙率 佛汝德数 人工渠道 明渠流态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1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4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14-16
- 第2章 物理试验设计16-22
- 2.1 物理试验模型设计16
- 2.2 试验内容16-22
- 第3章 物理试验结果分析22-36
- 3.1 概述22
- 3.2 基本计算公式22-23
- 3.3 试验结果汇总23-26
- 3.4 试验数据合理性的分析26-30
- 3.5 试验结果分析30-34
- 3.6 本章小结34-36
- 第4章 明渠糙率影响因素分析36-54
- 4.1 列举影响因子36-38
- 4.2 简单相关分析38-43
- 4.3 投影寻踪回归分析43-48
- 4.4 两种统计方法讨论与分析48-49
- 4.5 天然河道糙率影响因子49-50
- 4.6 影响糙率变化的理论分析50-52
- 4.7 本章小结52-54
- 第5章 不同粗糙度人工渠道糙率回归模型54-74
- 5.1 糙率多元线性的回归模型54-58
- 5.2 建立不同粗糙度壁面糙率回归模型58-72
- 5.3 本章小结72-74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74-76
- 6.1 主要结论74-75
- 6.2 主要创新点75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79
- 致谢79-80
- 作者简历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W·HERSCHY;J·D·NEWMAN;狄文龙;;用电磁计测量明渠流量[J];上海水利;1990年01期
2 D.W.耐特;J.D.狄米特罗;M.E.哈米德;薛朝阳;;光滑矩形明渠的边界切力[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6年01期
3 王兆印,黄金池,曾庆华;粘土泥浆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明渠流的影响[J];水利学报;1990年02期
4 杨树清;论矩形明渠流边界切应力分布规律[J];泥沙研究;1993年03期
5 舒荣龙,蔡汝哲,杜宗伟;三峡明渠汛期通航技术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李浙东,张莉君,周华兴;明渠流量遥测系统的研究[J];电子仪器仪表用户;1999年04期
7 张耀先,张瑞雪;智能化伺服跟踪明渠流量量测方法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李占松;朱太山;;明渠流水击现象基本理论探讨[J];人民黄河;2007年08期
9 黄耀英;周宜红;高柱;;关于明渠的一个思考[J];力学与实践;2009年06期
10 杨永荻;;非均质周界明渠流的阻力计算[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俊林;陈红勋;马峥;;明渠流量的研究现状和进展[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2 汪世鹏;陈元清;宁廷俊;;三峡工程明渠渡汛期通航水力学观测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3 吴福生;姜树海;;含植物明渠的水动力学研究进展[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槐文信;徐治钢;杨中华;肖庆华;沈洁;;复式断面明渠流中水平射流数值模拟[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戴建国;;明渠流量电话集测系统的研究[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六期)[C];2000年
6 王贞涛;董庆铭;刘栋;;明渠流中翼型堰绕流流动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7 林木基;;三峡工程明渠大流量通航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1999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陈雄波;段子冰;王原;;三维水流方程迭代求解时不同步修正[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国平 范步 扬灿 彭煜 通讯员 雪峰 启东;十堰攻坚治污确保一库清水北送[N];湖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启刚;基于高频PIV的明渠湍流涡结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岑丽辉;明渠引排水系统的控制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吴福生;含植物明渠水动力特性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钟强;明渠紊流不同尺度相干结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渠庚;含植物明渠水沙运动规律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阿西米;明渠浅水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昌;明渠弯道水流数值模拟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韩露;明渠流条件下桥墩(群)阻水效应实验与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许苗苗;基于物联网的倾角式明渠自动测流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邓婷婷;小型明渠旋桨式流量传感器设计[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5 张芳芳;梯形复式断面引水明渠水流运动规律及闭闸期闸前泥沙淤积速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吴思;人工渠道糙率与明渠流态关系的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7 刘斌;有植物明渠阻力特性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国伟;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D];浙江大学;2009年
9 蔡甫款;明渠流量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超;矿用堰槽式明渠流量测量仪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3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4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