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生态径流评价的流量区间组成法
本文关键词:河流生态径流评价的流量区间组成法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径流 最小生态径流 适宜生态径流(阈值) 最大生态径流 流量区间组成法
【摘要】:基于最小生态径流、适宜生态径流(阈值)和最大生态径流,提出了河流生态径流评价的流量区间组成法,依据各生态径流过程将实测径流划分为不同区间,分析评价了蒙江流域八茂站不同时期河流各月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河流适宜生态径流计算时,蒙江流域丰、平、枯水期保证率取45%、50%、70%更为合适;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使蒙江流域河流径流处于适宜生态径流阈值范围内比例明显减小,且河流的生态需水保证率大幅降低。未来可根据来水情况和流量区组成法确定的流量区间调控河流径流过程,从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生态径流 最小生态径流 适宜生态径流(阈值) 最大生态径流 流量区间组成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50979023)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1026)
【分类号】:TV121.4
【正文快照】: 2.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222)1引言河流健康是河流维持其对人类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前提[1],有效地保障河流生态径流过程是维持河流生态环境健康、稳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关于河流生态径流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2,3],但生态径流计算和评价一直沿用原有的计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巍;陆宝宏;;蒙江流域生态径流量的定量计算[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04期
2 唐红忠;黄晓俊;黄桂东;;贵州省黔南地区可利用降水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年04期
3 蔡涛;李琼芳;王鸿杰;李鹏;薛运宏;白林龙;刘轶;;淮河上游生态需水量计算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郭利丹;夏自强;林虹;王勇;;生态径流评价中的Tennant法应用[J];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5 郭利丹;夏自强;李捷;马广慧;;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夏自强;郭文献;;河流健康研究进展与前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7 李捷;夏自强;马广慧;郭利丹;;河流生态径流计算的逐月频率计算法[J];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8 于龙娟,夏自强,杜晓舜;最小生态径流的内涵及计算方法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萍;夏自强;陈起川;周文婧;;卡普恰盖水库对伊犁河径流特征及下游生态径流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2 周李智;王万良;徐新黎;赵燕伟;;小水电生态径流计算数据预处理方法[J];小水电;2013年05期
3 苗欣慧;;鲇鱼山水库对下游河道生态流量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09期
4 耿蔚;;四川地区可利用降水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年03期
5 白林龙;;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分析[J];人民长江;2013年17期
6 施文军;凌红波;;流域生态需水概念及估算方法评述[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年08期
7 黄世猛;谈新;汪庆;;o春幼钚∩杷砍跆絒J];人民长江;2013年S1期
8 吴明作;崔晶;孟伟;陈景玲;王谦;;河南省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测算[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左莎莎;李荣f ;吴敦银;刘聚涛;邓坤;;赣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研究[J];江西水利科技;2013年02期
10 卢红伟;李嘉;李永;;中型山区河流水电站下游的鱼类生态需水量计算[J];水利学报;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喜军;李怀恩;董颖;林启才;;基于基流比例法的渭河生态基流计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2 牛丽霞;管仪庆;葛捍东;张丹蓉;夏冬梅;;生态环境需水量对芹山水电站发电效益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1年02期
3 程肖侠;方建刚;孙娴;刘敏;;陕西省可利用降水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5期
4 吉奇;吴英杰;孟庆祥;;本溪53a降水特征与水资源分析[J];气象科学;2009年03期
5 郭利丹;夏自强;林虹;王勇;;生态径流评价中的Tennant法应用[J];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6 郭利丹;夏自强;李捷;马广慧;;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李永华;高阳华;廖良兵;;重庆地区年可利用降水资源的变化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郭利丹;夏自强;李捷;;河流生态径流量常用计算方法的对比[J];人民黄河;2008年04期
9 门宝辉;刘昌明;;Tennant法计算标准的修正及其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捷;夏自强;马广慧;郭利丹;;河流生态径流计算的逐月频率计算法[J];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英骥;;应用“单元汇流单位线”予报径流过程的尝试(摘要)[J];东北水利水电;1985年10期
2 李计生;陈文;凡丙文;;洮河径流时空变化分析[J];地下水;2009年02期
3 左晓俊;傅大放;李贺;;不同类型降雨公路径流中颗粒粒径及污染物的分布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云璋,王国庆,王昌高;近十年渭河流域降水特点及其对径流影响的初步分析[J];人民黄河;1998年10期
5 金菊良,杨晓华,金保明,丁晶;预测日径流过程的双线性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00年02期
6 张军良;马光文;张志刚;;模糊聚类法在径流丰枯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9年07期
7 俞健;夏劲松;李贤成;时京林;;金沟河径流与洪水特征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年10期
8 李志峰;;浅谈维他克河径流受气候变暖的影响[J];新疆水利;2011年06期
9 李光兰;;不同集水面积差异河流设计径流插补方法的探讨[J];人民珠江;2013年03期
10 谭秋群;李勇;景龙飞;陈政;俞双恩;;岸坡形态对径流中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东;周祖昊;邵薇薇;;鄱阳湖入湖径流演变规律分析[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刘贵春;张志浩;喇承芳;;黄河上游唐乃亥站径流变化趋势分析[A];全国水文泥沙文选[C];2010年
3 欧阳如琳;刘昌明;程维明;;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过程的模式挖掘与分析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王渺林;侯保俭;;长江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初步分析[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5 陆定宏;汪集e,
本文编号:689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8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