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监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监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环境监理 工程建设 向家坝水电站
【摘要】:水电能源是可再生、绿色、清洁的资源,开发水电是建设电力工程、防洪工程、环保工程、输水工程、脱贫工程、水运工程及生态绿化工程的综合任务,其综合利用效益是其他常规能源难以相比的。为切实做好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水电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专项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工作。水电行业建设由于施工期长,参建人员多,影响范围广,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显得极其重要。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为特大型水电工程,工程建设位于环境敏感区,为了控制和减免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噪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工程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提出“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新型水电环保理念,在枢纽工程区成立环境保护管理中心,从环保水保工程建设、环境管理、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开展工作。通过有效组建枢纽工程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双重监督体系,严格按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建设生态保护工程、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大气扬尘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绿化美化工程、人群健康保护工程等专项措施,顺利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的截流阶段专项检查和蓄水阶段专项验收。本文通过研究总结,探讨出适合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的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监理模式,以期为国内其他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规范化、程序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环境监理 工程建设 向家坝水电站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74;X3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金沙江水电站开发意义12-13
- 1.2 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概述13-14
- 1.3 工程环境保护对象14-19
- 1.3.1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14-17
- 1.3.2 环境质量目标17
- 1.3.3 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17-19
- 第2章 向家坝水电站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效果分析19-34
- 2.1 引言19
- 2.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9-21
- 2.2.1 生态恢复措施19-20
- 2.2.2 水库淹没区古大树移栽20
- 2.2.3 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20-21
- 2.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1-24
- 2.3.1 大坝枢纽区21
- 2.3.2 施工道路防治区21-22
- 2.3.3 石料场防治区22-23
- 2.3.4 弃渣场防治区23
- 2.3.5 施工营地及其它用地防治区23-24
- 2.3.6 表土资源保护工程24
- 2.4 水环境保护措施24-26
- 2.4.1 生活污水处理24-25
- 2.4.2 生产废水处理25-26
- 2.5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26-27
- 2.5.1 施工区道路除尘保洁26
- 2.5.2 混凝土拌和系统粉尘控制26-27
- 2.5.3 砂石料加工系统粉尘控制27
- 2.5.4 爆破粉尘控制27
- 2.6 声环境保护措施27-29
- 2.6.1 爆破噪声及爆破振动控制27-28
- 2.6.2 混凝土拌和系统噪声控制28-29
- 2.6.3 砂石料加工系统噪声控制29
- 2.6.4 声屏障工程建设29
- 2.7 人群健康保护29-30
- 2.8 优化设计实施效果30
- 2.9 环境保护监测30-34
- 2.9.1 干流水质监测30-31
- 2.9.2 废(污)水、大气及噪声监测31-32
- 2.9.3 施工区爆破安全控制监测32
- 2.9.4 施工区疾控监测32
- 2.9.5 施工区水土保持监测32-34
- 第3章 向家坝水电站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模式研究34-56
- 3.1 引言34
- 3.2 环境管理34-40
- 3.2.1 设立环境管理机构34-35
- 3.2.2 环境监督体系35-36
- 3.2.3 环境管理人员配备36
- 3.2.4 环境管理制度建设36-37
- 3.2.5 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37-38
- 3.2.6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38-39
- 3.2.7 环境管理宣传39-40
- 3.3 环境监理40-56
- 3.3.1 环境监理依据40-42
- 3.3.2 环境监理指导思想42
- 3.3.3 环境监理任务和内容42-44
- 3.3.4 环境监理工作范围及时段44
- 3.3.5 环境监理职责和权限44-48
- 3.3.6 环境监理机构设置48-49
- 3.3.7 工作方案程序和制度49-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造园林式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的环保工作简介[J];云南科技管理;2013年06期
2 王爽;刘桂芳;席秀林;;向家坝水电站全过程焊接质量控制[J];电焊机;2013年11期
3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蓄水阶段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通过技术审查[J];水力发电;2012年11期
4 侯燕梅;许文年;夏振尧;周正军;;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人工调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09期
5 申逸;郭建忠;;向家坝水电站开挖工程中的瓦斯安全预防[J];人民长江;2009年05期
6 樊启祥;刘益勇;王毅;;向家坝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和监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7 蒋中明;冯树荣;陈胜宏;;向家坝水电站岩石高边坡模糊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2期
8 时香丽;;为了大地美如画[J];中国三峡建设;2008年11期
9 张治亮;徐卫亚;赵海斌;翦波;;向家坝水电站含弱面砂岩剪切蠕变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10 袁培进;孙建会;刘志珍;朱赵辉;;向家坝水电站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监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泉;;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应急管理的初步实践[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晓利;姚元军;马树清;丁衡英;;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表土资源保护工程实践[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晓利;姚元军;马树清;丁衡英;;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表土资源保护工程实践[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林太举;;从三峡到向家坝水电站发电技术的进步[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衡;;分流受岩埂影响的向家坝水电站截流设计[A];第二届水电工程施工系统与工程装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0年
6 ;向家坝水电站工程[A];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第二届砂石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毅华;;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施工与主要装备[A];第二届水电工程施工系统与工程装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8 龚楚安;吕耕超;;向家坝水电站平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施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海泉;;向家坝水电站马延坡蠕滑变形原理及治理措施分析[A];第二届水电工程施工系统与工程装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0年
10 薛联芳;;向家坝水电站环境保护措施[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邋朱光荣 记者 邹渠;向家坝水电站重视水土保持[N];四川日报;2008年
2 记者 梁小琴;向家坝水电站正式蓄水[N];人民日报;2012年
3 通讯员 张鹏;第三大水利枢纽工程向家坝水电站筹备开工[N];中国电力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飞 通讯员 庞卡;向家坝水电站人工砂石系统建成投产[N];中国水利报;2007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林旭;向家坝水电站筹备开工[N];证券时报;2006年
6 曾本寿邋韩清华;汶川地震对向家坝水电站无异常影响[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曾本寿 高峰;向家坝水电站今年投资81亿元[N];四川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杨艳;向家坝水电站实现初期蓄水目标[N];凉山日报(汉);2012年
9 记者 蔡侯友;向家坝水电站7号机组投产发电[N];云南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罗会江 通讯员 田伟平;四川909队:固牢向家坝水电站坝基[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望;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监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汪建军;向家坝水电站骨料输送线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3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7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