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太阳质子事件中短期预报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18:07

  本文关键词:太阳质子事件中短期预报模型研究 出处:《空间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质子通量 中短期预报模型 航天任务


【摘要】:太阳质子事件通量的预测对航天器抗辐射加固设计和航天员出舱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一年以下的航天任务,利用经验统计方法,确认太阳活跃年和太阳平静年期间,1—365天不同时间段内10 MeV,30 MeV和60 MeV的太阳质子事件积分通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且通量对数的标准偏差σ和期望值μ随任务期时间的变化满足对数函数形式.以此为基础,构建太阳质子通量的中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能够针对太阳活跃年和太阳平静年,给出一定置信度下1—365天不同时间内10 MeV,30 MeV和60 MeV的质子事件通量分布,从而为执行中短期航天任务提供太阳质子事件通量的预测,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分类号】:P182;V520
【正文快照】: 0弓I言 法,还增加了人工智能方法[15—19丨.质子事件警报是提前分钟至小时量级的事件预报.典型的两个业务太阳爆发活动(耀斑或日冕物质抛射)发生时会运行模型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空间天气预报中喷射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受不同加速机制的作用,这心的PROTONS模型以及美国空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贵明;;2000年7月14日与2003年10月28日太阳质子事件的观测比较分析[J];科学通报;2006年15期

2 何玉林;王华宁;;太阳质子事件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24期

3 李蓉;崔延美;贺晗;王华宁;;基于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的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5期

4 李蓉;崔延美;;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7期

5 李蓉;崔延美;贺晗;;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7期

6 穆军;王劲松;赵海娟;敦金平;;典型的太阳质子事件峰值流量的一种预报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7 卞毓麟,汤柏盛,史忠先;廿周太阳质子事件的最大熵谱分析[J];云南天文台台刊;1981年Z1期

8 卞毓麟,汤柏盛,史忠先;廿周太阳质子事件的最大熵谱分析[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3年04期

9 胡福民;太阳质子事件的性质和定量预报[J];天文学进展;1984年01期

10 高正民,傅其骏;太阳质子事件与微波爆发的某些特征[J];空间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宗海;薛丙森;王家龙;龚建村;;太阳质子事件预报进展[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乐贵明;;第22周太阳质子事件的观测结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廖怀哲;马瑞平;;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软X射线爆发的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叶品中;汪毓明;高玉芬;王家龙;;2000年4月4日—7日 日地事件的初步分析[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吴中祥;常际军;朱文明;侯成光;邹积清;邹宏;王世金;范隆;;ZY-1FM1星SEM分系统在轨监测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张桂清;;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和太阳质子事件[A];中国减灾与新世纪发展战略——首届“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赵协中;;利用VLF相位观测警报太阳事件[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林华安;朱光武;王世金;;FY-2卫星太阳质子事件监测警报系统与质子事件警报的尝试[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林华安;朱光武;王世金;;FY-2卫星太阳质子事件监测警报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林华安;朱光武;王世金;;FY-2卫星太阳质子事件监测警报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景云 陆仁宝;风云二C测到较强太阳质子事件[N];中国气象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晔 通讯员 任远;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实干见物助风云[N];中国气象报;2006年

3 魏景云;风云二号星监测到强烈耀斑[N];中国气象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赖志娟;近地空间高能粒子分布及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2 李婷婷;太阳质子事件长期预报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3 张龙飞;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4 龚德铸;1.FY-2卫星的空间环境数据接收及警报系统 2.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谱仪设计方案[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5 杨星星;太阳X级耀斑及相关现象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2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12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