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变体与伽玛射线爆的基本平面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2:45
在费米望远镜(Fermi LAT)升空后,对于耀变体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很多不同波段的望远镜也为具有伽玛射线辐射的耀变体(费米耀变体)提供了大量的观测数据,这让我们可以对耀变体的基本平面关系有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对于耀变体吸积的模式,喷流的成分,演化以及与其他种类星体的统一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论证。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耀变体与伽玛射线爆的基本平面关系。第一章综述了对于基本平面的发现以及研究探索的过程,以及对于耀变体和伽玛射线爆的基本平面关系的拓张,基本平面关系研究的背景和科学意义。第二章通过收集一个较大的费米耀变体样本,获得了不同种类耀变体射电peak光度以及相应的CCD测光peak频率,并且研究了这些数据的统计分布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采集了长与短两种伽玛射线爆的相应数据。并对二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基本平面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将耀变体分类之后可发现部分特定种类的耀变体与伽玛射线爆之间存在基本平面关系;(2)这种基本平面关系在进行消聚束处理之后仍然存在,说明其不受聚束效应的影响。第三章通过采集辐射有效的射电双星以及符合条件的辐射有效费米样本来进行基本平面...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省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结构模型图,来源于Urry&Padovani(1995)
静类星体以及塞弗特星系(Seyfert)。统一模型的理论表明,观测取向的不同(正向、侧向)决定了我们观测到的活动星系核的种类(图1.1 和图1.2)。不同的观测取向可能会导致同一个源呈现出不同的种类(Sahayanathan 2011)。在我们经常观测到的活动星系核类型例如:耀变体、类星体(QSO)、塞弗特星系以及射电星系之外,还有一些低电离核发射线区星系(LINER)可以被归类为活动星系核。但是最低光度的LINER不应该归类为活动星系核,因为其可能不属于真正的活动星系核(Ho, L. C. 2008)。活动星系核中数量最多的是类星体与塞弗特星系,类星体相较于塞弗特星系会具有更强的核辐射。虽然塞弗特星系与类星体的核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是根据长期以来的研究人们推断类星体的寄主星系类型可能为漩涡星系,这与塞弗特星系有所差别。塞弗特星系又包含了赛弗特1星
部分的能量都是以喷流的形式转化动能散发出去的喷流模式活动星系核。一般来说,人们通常将类星体与塞弗特星系划分为辐射模式的活动星系核,并且把低光度的射电星系划分为喷流模式的活动星系核。图1.3 与图1.4
本文编号:3498916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省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结构模型图,来源于Urry&Padovani(1995)
静类星体以及塞弗特星系(Seyfert)。统一模型的理论表明,观测取向的不同(正向、侧向)决定了我们观测到的活动星系核的种类(图1.1 和图1.2)。不同的观测取向可能会导致同一个源呈现出不同的种类(Sahayanathan 2011)。在我们经常观测到的活动星系核类型例如:耀变体、类星体(QSO)、塞弗特星系以及射电星系之外,还有一些低电离核发射线区星系(LINER)可以被归类为活动星系核。但是最低光度的LINER不应该归类为活动星系核,因为其可能不属于真正的活动星系核(Ho, L. C. 2008)。活动星系核中数量最多的是类星体与塞弗特星系,类星体相较于塞弗特星系会具有更强的核辐射。虽然塞弗特星系与类星体的核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是根据长期以来的研究人们推断类星体的寄主星系类型可能为漩涡星系,这与塞弗特星系有所差别。塞弗特星系又包含了赛弗特1星
部分的能量都是以喷流的形式转化动能散发出去的喷流模式活动星系核。一般来说,人们通常将类星体与塞弗特星系划分为辐射模式的活动星系核,并且把低光度的射电星系划分为喷流模式的活动星系核。图1.3 与图1.4
本文编号:3498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349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