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弥散带与星际物理化学环境
发布时间:2025-02-07 17:27
我们所熟知的宇宙中除了恒星和星系之外,在恒星与恒星之间还存在着大量气体和尘埃。这些气体和尘埃统称为星际物质也叫星际介质(ISM)。它们既是恒星死亡时所产生的物质,也是恒星诞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星际介质中的气态原子、分子、离子以及固态尘埃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各种电磁波谱线测得。星际尘埃对星光的吸收和散射随波长而变化,其随波长的分布被称为星际消光曲线。在星际消光曲线上附着几百条弱而宽的吸收光谱,这些吸收光谱被称为星际弥散带(Diffuse Interstellar Bands,DIBs)。人们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观测到两条DIBs以来,星际弥散带(DIBs)的载体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不确定的。近年来,对银河系和河外星际环境中普遍存在的DIBs进行了大量的探测,导致DIBs的性质与星际云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联系起来重新受到关注。现在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DIBs的载体是否会对紫外(UV)辐射产生影响,以及它如何对UV辐射做出反应。如果它们是某种分子或离子,紫外辐射可能通过光解离破坏DIBs载体或通过光电离产生更多的DIBs载体。为了阐明DIBs载体的本质和来源,我们研究了DIBs强度与RV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1044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在HD183143消光曲线上的127条星际弥散带[2]
[1]。图1.1是超巨星HD183143消光曲线上的星际弥散带,其中共包含了127条DIBs[2]。虽然有将近整个世纪时间对DIBs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实验、计算和理论的探索,但是没有一个DIB载体得到确认。首次观测到两个DIBs(5780和5797)是由利克....
图2.1星际消光曲线与RV的关系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两个DIBs的成分明显可分离s强度[即LMC中的EW/E(BV)]是否与银河系中的相同对应于EW(m)≈600E(BV),由Vladilo等人测量的λ5色余E(BV)为0.065,LMC值为0.055[31]。λ5797的相....
图2.2银河系(MW)、大麦哲伦云(LMC)和小麦哲伦云(SMC)的消光曲线
6系(MW)、大麦哲伦云(LMC)和小麦哲伦云(SMC)的消
图2.3在LMC中的Sk-69223和Sk-70120与银河系的HD144217(蓝色)和HD14975(红色)的视线中观察到的5780和5797DIBs的归一化光谱
表2.1LMC中5个早期型恒星的11个DIBs的等值宽度和中心波长[40]Sk-69233Sk-69243Sk-672Sk-68135Sk-675(BV)0.200.290.120.140.04IBsλLMCEW(σEW)EW(σ....
本文编号:4031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403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