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数据聚合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8 23:06

  本文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数据聚合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4年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数据聚合问题研究

刘晨旭  

【摘要】:摘要:数据聚合技术去除原始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减小数据传输量,降低网络通信开销,提高信息的获取准确率和收集效率,延长了网络的有效工作时间,是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技术之一。但是,随着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持续运行,数据聚合技术节约网络能量开销的同时,也给网络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如聚合数据的窃听、篡改及伪造、聚合节点俘获、节点入侵、聚合节点安全、平均时延增大等。因此,研究安全数据聚合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据聚合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着重研究了基于同态加密算法、信任管理机制、隐私保护、节点认证的安全数据聚合算法。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071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61201159)、863计划(No.2011AA010104-2)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建设项目的支持。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提出了基于区域层簇式管理和同态加密的安全数据聚合算法ISHDA。其基本思想是基于区域化的管理方式,改进了2-DNF同态加密算法中的密钥生成、加密及解密方法,实现了区域之间的数据基于不同密钥的同态加密和数据聚合;利用聚合数据的消息认证码,确保基站能够验证聚合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改变。经安全和性能分析可知,该算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和通信开销,有效地抵抗中间人、数据注入、节点俘获及伪装等多种攻击,提供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密钥泄露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2.提出了基于混合型信任管理模型的安全数据聚合算法iRTEDA。该算法创建了混合型的信任管理模型,根据节点行为的观察结果,评估数据聚合中数据收集、聚合、传输三个阶段节点的信任程度,检测是否发生节点俘获。混合型的信任管理模型综合考虑了节点的信任值、能量值以及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等因素,运用Beta信任系统,寻找信任值、能量值达到均衡的最佳节点作为聚合节点,同时寻找信任值和连通性均衡的转发节点,形成节能的新路由,实现聚合数据安全的传输。同时,该算法又提出了节点修复机制,为信任管理模型检测到的妥协节点的子节点寻找新父节点,有效地防止了孤立节点的出现,保障了节点的利用效率。 3.提出了基于隐私保护的安全数据聚合算法HEEPP。该算法包括基于差异性分割的隐私保护算法、数据查询机制以及基于层级分割策略的数据聚合算法。由于考虑了数据隐私、通信开销等因素,该算法运用差异性分割方法,找到最佳的数据分割策略,形成了新的数据聚合方案,提升了聚合数据的隐私度,在数据聚合中减少了网络传输的分割切片总量。经性能分析可知,该算法对聚合数据实现了更好的隐私保护,通信开销更小,具有更优化的能量效率。 4.提出了基于二次剩余定理的密钥协商和认证协议AMQR。为了保障数据聚合中新节点的合法性,该协议基于认证密钥和认证轮数创建了动态更新的认证器,利用询问-应答机制和认证器完成了节点之间的安全认证。同时,该协议利用二次剩余定理对认证器、认证密钥等认证信息进行加密,保障了节点之间交换会话密钥时的通信安全。经安全性分析可知,该协议可抵抗包含节点俘获攻击、伪装攻击等多种攻击,实现了系统的前向安全性,具有更低的计算和通信开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5;TP21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景博,张劼,张宗麟,孙勇,李金梁;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核心技术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2 郑勇;杨志义;李志刚;李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内数据融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4期

3 杨黎斌;慕德俊;蔡晓妍;;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1期

4 裴庆祺;沈玉龙;马建峰;;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综述[J];通信学报;2007年08期

5 彭木根;王英杰;王文博;;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研究[J];中兴通讯技术;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仕椿;;大数运算实验在《初等数论》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孙茂荣;陈绍示;;“杜西结论”的推广[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叶青;周鸣争;;基于“基站”通信原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技术[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祝龙;;关于Euler数问题的一个注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章志兵;阮骥;梁颖;;利用剩余类环的性质探索行列式中的一个概率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马垣,杨鸿雁,刘阳,王旭,白雪;公开密钥体制与Euler-Fermat定理通俗证明[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李银魁;马守富;;利用Mobius反演计算傅立叶系数的数学定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邵长国,郭科;pqs阶群之构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路玉麟;杨倩丽;;一个数论函数七次均值的计算[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袁征;冯雁;温巧燕;张华;;构造一种新的混淆Java程序的不透明谓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柏钢;;互余关系在密码学中应用及相关性质推广[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芳;潘舒;范燕;石亮;;无线传感器网络加密协议的分析与仿真[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王运圣;赵京音;万常照;袁涛;;无线网格关键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艳辉;李雷;万明;;基于分层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妮;数论中的几个经典和式的算术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美;WSN多目标跟踪节点任务分配及跟踪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巨龙;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机制中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江华;一些数论函数的算术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伟;无线传感器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诸燕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张刚兵;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罗小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演化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熊书明;可生存的传感网拓扑控制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张立臣;面向普适计算的主动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山;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复制节点检测协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孟君;广义欧拉函数(?)_e(n)的奇数值[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文达;基于Squeezer算法与Java技术的WSN入侵检测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沈金波;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菊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优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琳;无线局域网接入认证协议的抗DoS攻击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房帅磊;层次化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认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闫慎;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的分析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肖现华;基于密钥管理和安全认证的网络预付费管理模式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王志民;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温度监测系统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俞波;杨珉;王治;高传善;;选择传递攻击中的异常丢包检测[J];计算机学报;2006年09期

2 刘志宏;马建峰;黄启萍;;基于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J];计算机学报;2006年09期

3 沈玉龙;裴庆祺;马建峰;;MMμTESLA:多基站传感器网络广播认证协议[J];计算机学报;2007年04期

4 马祖长,孙怡宁,梅涛;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J];通信学报;2004年04期

5 黄海平;王汝传;孙力娟;陈志;;基于密钥联系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J];通信学报;2006年10期

6 曾鹏,梁韡,王军,于海斌;一种基于生物免疫原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体系[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卫芳;廖湘科;沈昌祥;李姗姗;;一种高效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3期

2 李宏;于宏毅;白鹏;杨白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种聚合时机控制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3期

3 归奕红;;无线传感器网络HEDSA数据聚合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年07期

4 谢洁锐;胡月明;刘才兴;刘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聚合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03期

5 李宏;于宏毅;刘阿娜;;一种基于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7期

6 张强;卢潇;崔晓臣;;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方案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7 戴晓华;王智;蒋鹏;夏锋;孙优贤;;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8 李羿;李军义;黄铎;;基于数据聚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径路由算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20期

9 郑誉煌;李迪;叶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聚合时机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36期

10 余勇昌;韦岗;;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耗均衡的数据收集算法[J];通信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开芹;王峰;李明楚;;基于克隆选择的无线传感网络数据聚合方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龙昭华;李景中;蒋贵全;张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适计算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3 马礼;唐长茂;;一种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存储管理系统[A];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C];2010年

4 袁蕊;;基于矿井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2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陆川;姚剑波;文光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隐私分级保护[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郭旭斌;叶长城;王忆文;李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7 徐久强;卢锁;赵海;崔行兵;刘大鹏;;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骆吉安;柴利;;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滚动时域状态估计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曹芳菲;何文麟;陈红;;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预测的Top-k监测(英文)[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年

10 任玲;唐昊;周雷;魏振春;;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传输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专利律师 谭文晔 薛之扬;[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建国;[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罗清岳;[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5 温雅路;[N];人民邮电;2008年

6 记者 陆成钢 通讯员 尚晓天;[N];嘉兴日报;2009年

7 赛迪顾问信息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咨询师 王坤;[N];通信产业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姚传富;[N];人民邮电;2009年

9 沈建苗 编译;[N];计算机世界;2010年

10 卞 辑;[N];中国气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数据聚合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唐伟;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策略及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雷凤宇;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永波;无线传感器网络精确动态定位及其安全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周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量化信息的目标状态估计与融合[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谷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目标覆盖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赵宝康;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丁英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和跟踪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李玉凯;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能效可靠数据传输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志刚;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数据存储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祥盈;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聚合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王萌;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时机控制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文亮;基于网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算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耀伟;基于数据聚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协议[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陈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据聚合的路由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杨一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内数据聚合算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范英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聚合策略与路由优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陈雷;基于数据聚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主动管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史菲菲;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策略机制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2年

10 唐健华;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优化覆盖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数据聚合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8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