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拓展的腔QED系统中的可控动力学及量子相变

发布时间:2020-08-02 04:39
【摘要】: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一直是物理、材料、信息等学科的前沿研究问题。其中,腔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简称QED)是研究受限量子比特(原子、分子、人造原子等)与光学共振腔(或者微波腔)中量子化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论。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腔QED系统可以进入强耦合(原子-场耦合强度大于系统的衰减率),甚至超强耦合(原子-场耦合强度接近系统的本征频率)机制,并展现出许多新物理现象。例如,强耦合机制下的真空Rabi劈裂,相干布局转换、量子纠缠以及超强耦合机制下的量子相变,基态兼并,量子真空辐射等。基于上述效应,腔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不仅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基本物理问题的理解以及新奇量子多体效应探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而且有助于推动光子、原子相干操控、量子模拟以及量子精密测量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虽然腔QED的研究已经成为量子物理以及信息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超强耦合机制下可控动力学的实现、腔QED系统中基态超辐射量子相变的存在依然有争议等。针对上述问题,博士期间我们通过结合量子比特的非简谐性以及光力相互作用,提出了如何在拓展腔QED系统中实现可控动力学以及量子相变的理论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研究腔QED系统中量子比特的弱非简谐性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提出超强耦合机制下实现可控动力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量子比特的弱非简谐性的拓展的腔QED系统中,短脉冲可以通过改变系统瞬时本征态的交换对称性来实现超强耦合机制下的可开关的动力学演化。这为超强耦合机制下的量子信息处理(比如超快量子门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2.我们研究了量子比特的弱非简谐性对耦合腔QED系统中超流-Mott绝缘相变的影响,展示了平均场近似下系统的基态相图。研究结果表明:量子比特的非简谐性可以极大影响Mott绝缘相的分布区域。当非简性为零时,单激发Mott绝缘区域消失。这为在具有弱非简谐性的超导电路中执行量子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3.我们将光力耦合引入Dicke和Rabi模型描述的腔QED系统中,研究了拓展系统中的超辐射量子相变和声子统计特性,发现单光子触发超辐射量子相变和声子阻塞现象。并且指出这里的量子相变不受腔QED系统中A~2项限制,突破了传统超辐射相变理论中的No-go理论的限制。研究成果将启发新型单光子探测技术以及相关单光子器件的研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13;O57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洋;于海峰;薛光明;赵士平;;超导量子比特与量子计算[J];物理教学;2013年07期

2 黄红梅;;集体噪声信道上基于逻辑量子比特可控的量子对话协议[J];激光杂志;2017年01期

3 潘健;余琦;彭新华;;多量子比特核磁共振体系的实验操控技术[J];物理学报;2017年15期

4 张凤芹;朱爱东;;在无消相干子空间中确定性地实现多目标量子比特相位翻转门[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5 王梦真;李福林;陈中;王成志;;三量子比特系统中单个谐振子诱导的量子关联(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6年04期

6 陈丹;;部分坍塌的量子比特可通过“自旋回声”恢复状态[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35期

7 伍方舟;夏立新;;微波驱动超导量子比特产生Greenberger-Horne-Zeilenger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8 杜江峰;马文超;;碳化硅缺陷有望成为器件友好的量子比特——广泛使用的商品级半导体晶片可在室温下进行相干操控[J];物理;2012年01期

9 ;科学家在半导体中生成新量子比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1期

10 赵虎;李铁夫;刘建设;陈炜;;基于超导量子比特的电磁感应透明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1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广平;;基于正交态的量子比特承诺的实验可行性[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2 李卫东;温苏菁;嵇英华;;杂化量子比特的量子关联[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3 杜良辉;胡勇;周正威;郭光灿;周幸祥;;超导芯片上的集成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4 满忠晓;夏云杰;;耗散环境中相互作用量子比特间相干性传输的任意操控[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5 胡燕;于雁霞;嵇英华;;非马尔科夫过程中耦合超导量子比特量子关联稳定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6 王志辉;李刚;田亚莉;张天才;;微光学阱中单个铯原子量子比特的操控[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7 杨垂平;苏奇平;Franco Nori;;位于不同腔中空间分离的量子比特纠缠态的制备和量子信息的传输[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8 贾飞;谢双媛;羊亚平;;四量子比特模型中的共生纠缠动力学控制[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9 王志伟;周祥发;黄运锋;张永生;任希锋;郭光灿;;两量子比特混态在局域操作下的纠缠蒸馏[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任杰;朱士群;;三量子比特海森堡模型中的纠缠[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海英;两个硅量子比特实现四毫米距离通信[N];科技日报;2019年

2 记者 吴长锋;12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真纠缠首次制备并验证[N];科技日报;2019年

3 记者 刘霞;硅中双量子比特计算 精确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N];科技日报;2019年

4 见习记者 冀文亚 通讯员 杨保国;我科学家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纠缠[N];光明日报;2018年

5 记者 孙振;我国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N];人民日报;2018年

6 杨保国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科大首次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N];合肥晚报;2018年

7 记者 吴长锋;我国率先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N];科技日报;2018年

8 舒年;从电子到量子,计算机的新蜕变[N];工人日报;2017年

9 记者 刘霞;物质量子比特遥传距离创21米新高[N];科技日报;2013年

10 常丽君;科学家用激光实现对量子比特多种操纵[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利丽;拓展的腔QED系统中的可控动力学及量子相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伟洋;超导多能级与谐振腔耦合系统及nSQUID量子比特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3 郭学仪;超导Xmon量子比特中的量子模拟和量子光学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4 刘其春;超导CQED系统的能谱结构与量子门操作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5 王腾辉;超导量子比特与绝热快速捷径在量子模拟和量子门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6 徐达;基于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D];浙江大学;2018年

7 李永超;超导量子比特、机械振子的设计与制备[D];南京大学;2019年

8 董丽红;基于固态自旋体系量子操控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9 闫智广;多比特量子随机行走与可扩展量子比特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10 李锦芳;远程制备任意两量子比特态及优化控制量子逻辑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琳;噪声环境下的盲量子计算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2 杨真;超导量子比特器件制备与测控[D];南京大学;2019年

3 刘奥谱;量子比特器件的制备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4 叶顺君;基于交叉克尔非线性效应的量子比特逻辑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李佳伦;多量子比特Rabi模型的量子模拟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宋丹;基于施密特分解的多量子比特隐形传态协议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7 李科敏;面向量子优越性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8 谌林;金刚石氮空位中心系综-超导量子比特耦合系统中纠缠特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9 胡丽贞;共同非平衡环境对二能级复合系统量子关联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10 滕越;在超导线路系统中实现两量子比特Rabi模型与量子门[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8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78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