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MOEMS电磁式集成扫描光栅微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04:24

  本文关键词:MOEMS电磁式集成扫描光栅微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OEMS扫描光栅微镜 闪耀光栅 衍射效率 电磁驱动 角传感器


【摘要】:近红外光谱仪是一种非接触、无需样品前处理,可定性、定量检测物质组分与含量的重要检测装备。论文针对高性能、低成本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迫切需求,开展具有分光、扫描与角度传感功能的MOEMS集成扫描光栅微镜设计与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需求。论文针对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光栅衍射效率、微镜扫描精度控制与光谱准确采集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闪耀光栅、扫描微镜与角传感器一体化三维集成的MOEMS扫描光栅微镜新结构;研究了闪耀光栅、MOEMS扫描微镜驱动和角传感器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闪耀光栅分辨能力与衍射效率等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光栅仿真软件完成了闪耀光栅主要性能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了MOEMS扫描微镜机械特性和角传感器输出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MOEMS扫描微镜结构参数优化与稳定性、可靠性分析;完成了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微加工工艺流程、掩膜版图与封装设计,研制出了MOEMS扫描光栅微镜原理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芯片主要结构参数的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与设计指标基本一致。论文主要研究工作:(1)研究分析了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2)提出了将闪耀光栅、扫描微镜、角传感器一体化三维集成的MOEMS扫描光栅微镜新结构;研究了闪耀光栅的光学特性和电磁式扫描微镜、角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MOEMS扫描微镜扭转动力学模型以及角传感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扫描微镜和角传感器机电性能的主要因素;(3)基于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相关理论模型,完成了闪耀光栅光学特性、电磁式扫描微镜、角传感器结构参数的仿真与优化;研究了永磁体磁场分布情况;确定了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结构参数;(4)研究了MOEMS扫描光栅微镜的关键加工技术,完成了微加工工艺流程、光刻掩膜版与器件封装设计,研制出了MOEMS扫描光栅微镜原理样机,并完成了样机芯片主要结构参数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与设计值基本一致。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74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月;段永远;谌夏;彭姝慧;蒲利春;;非线性光栅器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王聪;张军伟;杜丽;周海;;光栅拼接技术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8期

3 卢中尧;;用可控光学透明光栅记录全息档案信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4年02期

4 李德辉;;一种不用透镜的简单光栅结构[J];计量技术;1981年08期

5 杨敬曾;;圆盘径向辐射光栅的简易调整方法[J];航空工艺技术;1985年10期

6 潘星辰,庄松林;用总极值方法进行零位光栅结构的最优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1988年01期

7 赵鹭明,王立军;光栅制备工艺的新进展[J];光学技术;2001年05期

8 安飞;苑伟政;乔大勇;;微型可编程光栅实现光谱模拟的方法研究[J];光学仪器;2007年02期

9 焦焱;刘林华;;结构异化对二重光栅辐射特性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10 张玉涛;宣益民;;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强化吸收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恒彪;王占山;;纳米光栅结构长度标准研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耿康;陈新荣;吴建宏;;用衍射效率的光谱分布判断多层介质膜光栅掩膜形貌[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白昱;金玉;刘岳峰;冯晶;孙洪波;;光栅微结构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取出效率的研究[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术新;梁东;邢岐荣;徐世祥;郎利影;田震;柴路;王清月;;零级深度金属光栅对太赫兹波透过特性的理论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曹召良;卢振武;李凤有;孙强;;亚波长周期结构光栅的制作工艺和理论关系研究[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成希革;黄吉发;尹振宇;李雪玲;;内置多叶光栅集成[A];第八届全国医用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德兴;王海滨;赵建林;张鹏;郭夏锐;;层状多重体全息光栅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周常河;;低密度光栅的飞秒信息处理技术[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闵长俊;焦小瑾;王沛;明海;;表面有凹槽的亚波长金属光栅结构中光的透射现象的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赖建军;梁华锋;王彬;翟小锋;;基于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的窄带红外发射/吸收结构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周晔 记者  李雪林;0.1秒干完10分钟的活[N];文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娃;PCF热传导与形变机理及在熔接和光栅制备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武华;面向硅基光子集成的光栅器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吴丽翔;取样光栅的刻蚀深度空间分布微调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李朝阳;物像光栅自拼接在超短超强激光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廖云飞;大口径精密光栅拼接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刘丽娟;液晶/聚合物光栅激光器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7 王志文;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集成偏振导航传感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瑞;亚波长微偏振光栅探测器的研制方法及其偏振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9 杨帆;基于表面等离子干涉原理的周期减小光刻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穆鸽;基于磷化铟集成波导光栅的波分复用和路由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楠凌;基于纳米金属光栅的电浸润显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亚如;一维亚波长介质与金属光栅的模态、光谱与近场分布及其应用[D];江苏大学;2016年

3 张慧;基于亚波长光栅结构的原子分子表面光囚禁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黄炎龙;微尺度光栅的激光制备方法研究及应用[D];江苏大学;2016年

5 张磊;低损耗一维银纳米光栅结构的光学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任霄钰;光栅共振耦合中的共振特征与谱对称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柳秋风;分布反馈光栅对聚合物薄膜受激辐射的调节和爆炸物探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张灿;X射线光栅相位衬度成像实验方法及光栅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赵晓博;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与光栅的相互耦合[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冯繁荣;基于衍射光初相位测量的光栅曝光拼接误差检测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17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217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