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微结构剖面仪主体结构优化
本文关键词:垂直微结构剖面仪主体结构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垂直微结构剖面仪 测量精度 流致振动 流固耦合 结构优化
【摘要】:垂直微结构剖面仪是获取海洋微结构湍流数据最有效的测量平台,其下降过程中产生的流致振动是影响剖面仪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剖面仪流致振动的因素,基于ANSYS-Workbench数值仿真平台,采用双向流固耦合算法,得到了剖面仪流致振动与其结构外形及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减小流致振动为目标,采用单目标优化方法分别对剖面仪主体结构外形及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剖面仪测量精度提高了57%。研究成果为垂直微结构剖面仪及类似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
【关键词】: 垂直微结构剖面仪 测量精度 流致振动 流固耦合 结构优化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0AA09Z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268)
【分类号】:TH766
【正文快照】: 0引言海洋微结构湍流对海水的动量、热量和质量输运都有重要贡献,对海水运动速度、温盐特性及水中溶解态、颗粒态物质的分布有显著影响[1],是产生海洋宏观现象的原动力。搭载翼型剪切流传 感器的垂直微结构剖面仪是精确测量海洋微结构湍流数据的最有效和普遍的测量平台。垂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大涛;王延辉;王树新;;湍流剖面仪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J];海洋技术;2006年01期
2 魏皓,武建平,张平;海洋湍流模式应用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王子龙;王延辉;陈宝阔;刘玉红;肖学忠;;海洋微结构湍流垂直剖面仪设计与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兰世泉;刘玉红;王延辉;刘进;王子龙;;垂直微结构湍流剖面仪振动源及减振方法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磊;刘玉红;王子龙;王树新;王延辉;;海洋剪切流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2 陈杰;蒋昌波;刘虎英;邓斌;;Mellor-Yamada模型在波浪边界层中的运用[J];海洋通报;2010年03期
3 李东辉,张铭,王纯富;海洋环流数值模式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评述[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魏传杰;于非;郭景松;刁新源;;黄海西部海洋湍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4年01期
5 魏皓,冯士{p,武建平,刘桂梅;齐次湍流动能输运方程封闭模型在浅海动力学中的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6 严世强,熊德琪;潮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吕海宁;杨建民;彭涛;;海洋深水试验池造流系统中穿孔压力墙参数的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2期
8 毛丞弘;杨建民;彭涛;汪学锋;;海洋深水试验池造流系统整流装置数值计算与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4期
9 谷磊;刘玉红;王子龙;王玉;;海洋剪切流传感器结构设计与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10 兰世泉;刘玉红;王延辉;刘进;王子龙;;垂直微结构湍流剖面仪振动源及减振方法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海宁;杨建民;彭涛;;基于CFD的海洋深水试验池造流系统数值模拟[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谷磊;海洋微结构剪切流传感器及其载体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何慧灵;基于粒子成像的水下流速场探测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朱首贤;流、浪模式和物质长期输运分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樊星;典型养殖海区潮动力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观测与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卢丽锋;长江河口羽状流扩散与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田川;深海湍流混合长期连续观测技术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国永;自容式湍流仪的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陈宝阔;剪切流传感器结构优化与性能测试[D];天津大学;2012年
3 肖学忠;海洋微结构剖面仪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伍应艳;渤海温度混合和层化演变的三维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5 严世强;基于GIS的海上泄漏化学品行为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6 陈协明;沉降型化学品海上泄漏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7 郭良波;渤海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张大涛;温差能驱动的水下监测平台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王子龙;翼型剪切流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孙婧婧;基于潜标的海洋湍流数据检测与处理方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利红;俞建成;封锡盛;;水下滑翔机器人水动力研究与运动分析[J];船舶工程;2006年01期
2 柴宝连;张大涛;王延辉;李晓平;;湍流剖面仪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J];电子器件;2006年01期
3 门雅彬;船基系统海气通量测量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04年03期
4 王树新,李晓平,王延辉,朱光文;水下滑翔器的运动建模与分析[J];海洋技术;2005年01期
5 王树新;王延辉;张大涛;何漫丽;朱光文;任炜;;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设计与实验研究[J];海洋技术;2006年01期
6 张大涛;王延辉;王树新;;湍流剖面仪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J];海洋技术;2006年01期
7 康建军;邬海强;杨庆轩;付红丽;;海洋湍流观测技术[J];海洋技术;2007年03期
8 杨士莪;;研究海洋 开发海洋——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概述[J];舰船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9 孙英兰,陈时俊,赵可胜;沿岸海域三维斜压场的数值模拟——Ⅰ、渤海潮流数值计算[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10 徐肇廷,楼菁,鹿有余;正压浅海湍流运动的雷诺应力封闭模型[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延辉;水下滑翔器动力学行为与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从真;廉慧珍;刘西拉;;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水泥石微结构与力学行为关系的探讨[J];混凝土;1993年01期
2 陈志斌;;犁削技术与微结构加工[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1期
3 王多书;罗崇泰;陈焘;刘宏开;马勉军;黄良甫;;极坐标激光直写技术制作微结构[J];激光与红外;2006年07期
4 ;辐照材料的微结构处理[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0年05期
5 马文生;张俊烽;;化学成分和微结构对冻融土力学性质的影响[J];安徽地质;2007年01期
6 丁长阳;韩爱民;吴楠;乔春元;;南京下蜀土微结构及其变形特征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6期
7 胡海豹;何强;鲍路瑶;周峰;;二级规则微结构对低表面能纳米通道内微流动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8 李敏,刘秋云,刘晓宇,梁乃刚;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微结构参数优化设计(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1年03期
9 孙树伟;郑旭;孔高攀;李战华;;壁面带微结构管道内Cassie状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3年03期
10 张能力,徐友仁;水平面上蒸发滴内的流动微结构及Bénard细胞流[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银;陈航;冯雪;;基于微结构调控的可拉伸波状硅[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王广军;杨小鸿;韩筱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2例亚微结构改变[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3 包崇云;王买全;R. Trukenmuller;张强;欧国敏;宫苹;C.A. van Blitterswijk;;微结构芯片优化牙种植体穿龈部位形貌特征[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胡瑞林;李向全;官国琳;叶浩;;粘性土微结构的定量化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陈斌;尹大刚;袁权;;胫骨螺旋绕孔微结构[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6 邓星辉;赵佳彬;于洋;;具有大面积分数的微结构表面静态润湿性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刘辉;李平;魏雨;;Ferrihydrite的微结构对其催化相转化过程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李易;肖鹏;申峰;刘赵淼;;微结构流动润滑中对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韩巧凤;王美娟;汪信;;用单原料前驱体合成不同微结构的硫化铅纳米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陈嘉鸥;卢承祖;郭素杰;叶斌;;软土微结构SEM样品的制备技术[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莹 姚大捚 陈晓春;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N];新华日报;2005年
2 张晔;“微”结构中的大文章[N];科技日报;2005年
3 内蒙古金三角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王学忠;微结构布拉格光纤迈进产业化[N];通信产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涛;高g值环境典型微结构动态特性及其测试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吴勃;金属仿生功能微结构的激光制备与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3 陈远流;面向微结构阵列的超精密切削加工与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佘东生;高、低温环境下典型微结构动态特性及测试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杨灿;注塑微结构复制性能及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杜博;蛋白—纳米金杂化微结构在药物载体和生物支架材料中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丛蕊;PbZr_xTi~(1-x)O_3多层膜的微结构及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安强;透明光学材料中的光子导波微结构:制备与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焦焱;周期性微结构表面辐射特性及其调控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周鹏;离子束与纳米微结构的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旌;圆柱表面微结构车削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汤美林;高深宽比微结构零件注射成型充填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阮昌;基于状态空间法的金融市场微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其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晓伟;挤出滚压法制备聚合物微结构成型技术的开发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赵明辉;微结构表面快刀加工仿真技术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贾永君;海面微结构图像数据处理算法与系统集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7年
7 李保家;仿生周期微结构表面设计制备及其润湿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8 周雅各;利用毛细管微探针的微结构制备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常永亮;光纤微结构中的布里渊频谱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温正湖;三维微结构的激光热塑成型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5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94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