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浅水流动及输运三维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16 16:49

  本文关键词:浅水流动及输运三维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 浅水方程 流动和输运 数值模拟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浅水流动及输运三维数学模型的发展作了较全面的回顾 ,重点论述了数学模型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包括垂向坐标的σ变换、悬沙输移的近底边界条件、自由水面的计算、紊流的封闭问题以及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浅水流动及输运三维数学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V131.3
【正文快照】: 自Leendertse的开创性工作[1] 以来 ,国外众多的学者发展了大量的浅水流动和输运三维数学模型。比较有代表性包括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POM模型[2 ]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CH3D系列模型[3 ] ;意大利的TRIM3D模型[4] 以及荷兰Delft水力学实验室的T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窦振兴,杨连武,J.Ozer;渤海三维潮流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5期

2 韩其为,何明民;论非均匀悬移质二维不平衡输沙方程及其边界条件[J];水利学报;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修忠,王光谦,金生;浅水流动有限元分析及其高分辨率格式[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1期

2 王志力,耿艳芬,金生;安康枢纽下游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3 许雪峰;羊天柱;;三门湾多个围垦工程的整体影响数学模型研究[J];海洋学研究;2006年S1期

4 王旭东,王景宇,王静,鲍君忠;基于潮流信息的航行时间计算方法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万洪涛,万庆,周成虎;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进展[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04期

6 远航,于定勇;潮流与泥沙数值模拟回顾及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7 华祖林,卞华;开敞性水域水流三维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8 韩其为;;扩散方程边界条件及恢复饱和系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孟国;海岸工程中实用三维流场数学模型研究[J];海洋通报;1995年06期

10 陈虹,董文军,朱志夏;渤海湾湾顶三维潮流运动的一种数值模拟[J];海洋通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艳芸;李绍武;;9712号热带风暴对渤海增水影响数值模拟[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桦;何友声;;河口三维流动数学模型研究评述[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李孟国;;工程潮流数值模拟中局部模型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王悦;吴德星;林霄沛;;嵌套模式对渤海湾潮致余流的高分辨率模拟[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林建国;殷佩海;徐洪磊;;预测海上溢油动态的快速算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永成;任宏安;乐培九;;安康枢纽日调节不稳定流对下游航道影响及其治理研究[A];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中;浅海与湖泊三维环流及水质数值模拟研究和应用[D];河海大学;2001年

2 周新民;水沙两相流湍流模式及其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3 陆永军;三维紊流泥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4 唐士芳;桩和桩群的水流阻力及其在潮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姜海萍;河口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生态关系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龚政;长江口三维斜压流场及盐度场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2年

7 夏云峰;感潮河道三维水流泥沙数值模型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2年

8 李培良;渤黄东海潮波同化数值模拟和潮能耗散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9 陈倩;浙江近海潮汐潮流的三维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10 于宜法;海平面变化对东中国海工程水位推算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山;近岸水流和泥沙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牧振伟;内陆性金沙河流非恒定一维和平面二维水沙运动数值模拟[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3 易翱;鸭绿江河口水流泥沙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徐洪磊;海上溢油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5 刘晓海;博多湾二维水动力及污染物扩散输移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大志;长江口非均匀推移质输移及其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7 施益强;GIS支持下的环境建模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8 张瑞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吕丹梅;黄河三角洲泥沙冲淤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张学庆;胶州湾三维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国洪,杨景飞;渤海潮运动的一个二维数值模型[J];海洋与湖沼;1985年05期

2 方国洪;潮流垂直结构的基本特征——理论和观测的比较[J];海洋科学;198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阳;吴佐国;;分流闸三维水流数值模拟[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王赤;;太阳风一磁层相互作用的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刘琦;马玉歌;李有强;祝令军;;伊朗Zeloi地区三维地震采集干扰波压制及效果[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4 路廷瑞;李健雄;;非弹性介质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以潜江凹陷为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9期

5 张学涛;于海铖;;CMP域逐点自动能量调整法在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应用[J];油气地球物理;2011年03期

6 郭斌;;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1年1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平静;赵树贤;马莉;;基于全球三维GIS的DEMETER卫星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C];2010年

2 闫勇;;复杂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A];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C];2007年

3 陈学华;贺振华;杨威;;地震资料的三维多尺度体曲率分析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元满;姚长利;;重磁三维物性实时可视化反演关键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汤洪志;包勋;马勇胜;王蔚;杨再立;郭晶;;LQC-Ⅱ型三维电阻率测量系统简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学华;贺振华;杨威;蔡涵鹏;;基于自适应三维平稳小波变换的采集脚印消减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连庆;赵翠萍;陈章立;;利用地方震层析成像研究龙滩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光生;吴修广;程文龙;;乐清湾航道工程三维潮流数值模拟及大风天骤淤计算[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9 刘礼农;张剑锋;;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罗明秋;朱国同;刘洪;李幼铭;;适用于三维隐式叠前深度偏移中矩阵求逆的混合算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凡君;资源勘探的得力助手[N];中国矿业报;2008年

2 特约记者 袁镜武;柯克亚三维打响第一炮[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记者 操秀英;首次初步实现大型矿集区三维透明化[N];科技日报;2010年

4 刘阳 唐杰;元坝东三维地震采集项目通过甲方收工验收[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司徒瑜 于莘明;我国入地计划先锋项目获突出进展[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陈瑜;给地球做“B超”:我国启动“入地”计划[N];科技日报;2009年

7 罗文启;举办高密度电法仪知识讲座[N];中煤地质报;2009年

8 记者 胡孙华邋通讯员 王怀民;我国将对三江源头科学定位[N];长江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凡;中国城市发展需要遥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吴鹏 叶勇;近地表建模技术有效指导地震勘探[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红;定回线源瞬变电磁三维异常特征反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刁明军;高坝大流量泄洪消能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刘高峰;长江口水沙运动及三维泥沙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居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长伟;井中激发极化法正反演及快速迭代求解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马方凯;河口三维水沙输移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梁盛军;复电阻率法三维正反演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蒋丽丽;面向地质条件的贴体网格生成技术[D];吉林大学;2010年

9 黄筱云;空间自适应的水波数值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金燕;贯流泵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与三维LDV测量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怀宇;带地形的瞬变电磁法三维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许琦;复杂三维地层融合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韩雪君;三维复杂介质中实时定位方法的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邓斌;气液两相流三维自由面流动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公劲U,

本文编号:1192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192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