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量纲分析法的金属板材折弯回弹数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8-11-22 20:40
【摘要】:回弹是影响金属板材工件成形精度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准确控制回弹是工件精密成形和模具设计的关键所在。针对用于修正回弹的传统试错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量纲分析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建立金属板材折弯回弹半径数学模型。并讨论回弹数学模型的适用范围。该模型定量求解了板料回弹半径与凸模半径、板材厚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此应用于折弯凸模的设计制造,且用该凸模多道次渐进成形了一半椭圆形工件,它的平均误差是+0.63/-0.65mm。该制造结果表明,基于量纲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建立的板料回弹半径数学模型是合理有效的,该建模方法有助于加快模具设计进程,降低生产成本,为金属板料折弯成形及模具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Abstract]:Springback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forming accuracy of sheet metal. Accurate control of springback is the key to precision forming and die design of workpiece.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rial and error method for correcting springback,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pringback radius of metal shee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orthogonal test.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pringback mathematical model is also discussed.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pringback radius of sheet metal and punch radius, plate thickness, yield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is solved quantitatively. 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bending punch, and the half elliptical workpiece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with this punch for many times. Its average error is 0.63 / -0.65 mm. The manufactu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pringback radius based on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 and orthogonal test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nd the modeling method is helpful to quicken the process of die design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It provides a new way for metal sheet metal bending forming and die desig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一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093/E050802) 三一重工科技创新基金(QZJX1862007)资助项目
【分类号】:TG38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季铧;;基于谈判博弈模型的劳资双方工资的确定[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10期

2 郭坤;李源;;生态学视角下企业间相互关系及其稳态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杨锦伟;刁群;;饮酒驾车的数学模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许艳歌;刘展;;平顶山市“十二五”规划期间人口发展预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王汝发;;基于模糊分析的战略成本视角下的政府绩效评价[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10期

6 王建宏;冯颖凌;;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学习评价[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8期

7 贾永;张振文;;泾阳产区主要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年11期

8 刘鹏林;周艳;;例谈数学证明、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9 崔怡文;;AHM方法在新建铁路线路选择与评价及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秦;王海;;具有移出的信息传播模型和企业的危机应对[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生;黄风雷;刘彦;段卓平;;大长径比带壳装药爆炸毁伤混凝土试验[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王猛;宁建国;费广磊;;双炮孔爆腔扩张并行模拟分析[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宝珍;胡时胜;;肌肉类粘弹性超软材料SHPB实验均匀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海英;段卓平;刘彦;黄风雷;;侵彻内爆作用下有限厚度混凝土靶背面破坏效应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梅;裴凌波;夏孝勇;;平衡状态下车流控制模型的一个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高政利;;功能互补、产品终端与零售(连锁)联盟集团组织(FRR)范式研究——以中小生产性组织为例[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伍烈尧;;关于高校学报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的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8 岳晓宁;陈达人;;滑雪场的定价策略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9 孙景来;贾东旭;刘德国;;煤层渗透性系数的研究[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10 沈志军;;钢丝传导加热规律探讨[A];2011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杰;Falls Lake水库水质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方义;区间非概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3 陶有德;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4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峥;磁致伸缩直线位移传感器弹性波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金恩平;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文科;基于微分方程的生态数学模型统计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9 张伟;叶片泵非设计工况叶轮内部流动分析和预测[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张进春;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性能稳健优化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姜俊厚;基于MIKE和GIS洪水风险计算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波;跳远起跳对膝关节损伤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陈金玉;高速铁路对运输通道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望彬;CM模式下业主对CM单位的招标与评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郝红肖;鼓包法表征弹塑性膜/基体系界面结合性能的理论模型[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国华;不规则波作用下沉箱防波堤兼作岸式波力发电装置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李巧兰;企业培训外包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金小云;汽车钥匙专用铣床数控系统[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瑞兴;基于AHP-FCE的课程考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峻,柯映林;序列响应面方法在覆盖件成形过程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汽车工程;2005年02期

2 李玉强;崔振山;陈军;阮雪榆;张冬娟;;基于响应面模型的6σ稳健设计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李玉强,崔振山,张冬娟,阮雪榆;板料成形优化技术进展与质量工程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英,金朝海,王永志,徐伟力;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中的编程语言[J];塑性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2 蒋镜昱,印雄飞;板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J];模具技术;1998年04期

3 杨曦,王东哲,包向军,何丹农,阮雪榆;板料拉深成形关键性技术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年11期

4 王晓林,周贤宾;板料成形接触摩擦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技术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5 郑静风,李少平,何丹农;板料成形中新型润滑方法研究[J];锻压技术;2003年03期

6 赵震;唐炳涛;阮雪榆;;板料成形反向模拟法提高应力计算精度的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7 张晓斌;孙宇;樊红梅;贾鲁宁;;板料成形压边力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锻压技术;2007年06期

8 徐雅冬;郭津津;;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过程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周六如;;板料数控渐进成形中变形力的研究[J];精密成形工程;2010年01期

10 汪晨;张质良;;二维板料U形弯曲回弹的数值模拟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芮丰;罗庆吉;胡军;王宝松;;20MN液压支架试验台同步升降控制系统建模研究[A];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清海;孙蓓;;废旧橡胶微粒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3 于绍华;刘强;杨林娜;高怀保;;关于绳系卫星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李洪心;;财政经济模型微机系统设计与应用[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郭音;郭亚军;左斌;;人才预测系统的软件开发与应用[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李孟国;;工程潮流数值模拟中局部模型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8 张玉东;董丽君;;铁道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系统仿真研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马文博;曹勇;叶晓宁;;宽度模型参数优化及宽展自学习方式的改进[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10 龚平;周治兰;王昌富;;逐步回归分析在男性不育症精子动态参数中的应用探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海成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韩洪宇;“数学模型”在投机交易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7年

2 刘春;首钢矿业公司大力推进数学建模活动[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3 John Kay 朱冠华;风险能用数学模型确定吗?[N];期货日报;2006年

4 齐瑞普;“数模”趟出数字管理路[N];首都建设报;2008年

5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数学模型的驱动器[N];东方早报;2007年

6 ;数学系毕业生成职场新宠[N];市场报;2006年

7 兴化市荻垛镇中心小学 孙云峰;给数学注入“源头活水”[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叶德磊;清醒认识经济学现状[N];解放日报;2009年

9 记者 童云 通讯员 徐仁本;宝钢热轧厂开发数模优化轧制生产[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王小龙;美开发出交通拥堵数学模型[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细秀;开关电器触头材料喷溅侵蚀模型研究及其试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赵桂连;水电站水机电联合过渡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蒋海洋;分子筛膜的制备和新型分子筛膜反应器[D];天津大学;2004年

4 谢红;五杆五环并联运动机床开发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万玉芹;静电纺丝过程行为及振动静电纺丝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6 白义奎;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7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刘凯;弧齿锥齿轮数控铣齿机运动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田利伟;室内环境颗粒物浓度预测模型及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王茂励;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均武;不锈钢自救器筒体拉深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张高贤;U形件成形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杨华;大型板材弯曲模具设计中补偿弯曲回弹变形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4 周敬勇;板料成形数值模拟中的接触摩擦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5 金涛;有限元逆算法及其在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童宏永;U形件弯曲回弹的数值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张靖暹;基于弧长法的有限元逆算法及其在板料成形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林晓娟;变压边力拉深工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陈国亮;颗粒介质成形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张侠;板料成形拉延筋技术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0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350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