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与数学模型
本文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与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区域主导产业基本原则,应建立以产业关联度指标、需求收入弹性指标、增长率指标及劳动力就业指标作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评价区域主导产业的数学模型——定权聚类计估模型,并以江苏省主导产业选择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主导产业 评价指标 灰色系统 数学模型
【分类号】:F062.9
【正文快照】: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部门。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地区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中有一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保华;资源共生 产业互补——资源性城市结构调整的新途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郭斌;安徽工业化水平与工业结构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高艳,徐筱雯,杨跃之;体制转型中政府职能定位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高闯;潘忠志;;产业集群企业创新行为的动态博弈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5 陈仲常,曹跃群;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吴拯;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赵果庆;;我国产业部门群结构与战略性调整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8 周殿昆;商业连锁公司快速成长机理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9 贾晓峰;中国主导产业战略性选择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4年06期
10 周应恒,杜飞轮;我国茶饮料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明;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池泽新;中介组织主导型市场农业体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3 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陈志洪;九十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苗维亚;房地产产业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徐波;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原gU;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9 秦占欣;中国民航运输业政府管制改革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陈汉臻;转轨时期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克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行为及效率的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2 李峰;我国住宅空置率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陈隽芝;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的住房空置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宫晓川;重庆和四川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蒋新伟;我国保险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叶明亮;入世后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动态博弈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7 田雨艳;东北地区绿色产业的构建和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郝文杰;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9 胡启涛;中国茶业产业化经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10 吴福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红;赵树宽;余海晴;;技术轨道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廖敏珍;;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3 程恩富;陶友之;;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内核、意义与不足——评张其佐教授的“第六次产业革命观”[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4 穆书涛;任巍;;浅谈产业集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5 孙新雷;;经济发展中的总量增长与结构演进[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6 童力冲;;试论马克思和谐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子彪;张爱国;胡宝民;;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动力模型:创新极间共生关系决定系统演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CBD产业发展 总部经济为本[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产业经济学基本知识问答[N];山西日报;2001年
3 马宝和;发展经济要把地缘思维转换为业缘思维[N];鞍山日报 ;2006年
4 孙明泉;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已曙光初现[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文华;产业结构升级要考虑比较优势[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张玉路;知识经济实质是系统经济[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刘成昆;“马歇尔的森林”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N];珠海特区报;2009年
8 南京大学商学院 陆国庆;产业创新决定国家竞争力[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勤;论区域主导产业[D];四川大学;2002年
2 彭建娟;区域科技能力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海华;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广斌;产业结构变迁与汇率制度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王旭东;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选择[D];暨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鑫;湖南省产业集群效应及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蔡坤辉;确定主导产业政策对象的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徐文杰;基于数据挖掘的区际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冯士森;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让刚;县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仲福森;经济周期与产业波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7 张汉鹏;第五长波中的产业演进与我国主导产业选择战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8 陈智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玲;江苏省主导产业选择及其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10 李丽丽;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与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2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