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及局部自主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2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综述
1.2.1 国外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综述
1.2.2 国内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综述
1.2.3 空间机器人安全控制策略综述
1.3 局部自主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1.3.1 共享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1.3.2 监督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及安全控制策略研究
2.1 引言
2.2 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构成及控制模式
2.2.1 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构成
2.2.2 遥编程模式
2.2.3 遥操作模式
2.3 系统安全控制策略
2.3.1 碰撞检测与额外时延
2.3.2 速度限制与关节限位
2.3.3 运动学避奇异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基于轨迹重构的局部自主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3.2.1 加速度和加加速度对跟踪精度和残余振动的影响
3.2.2 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其离散化
3.2.3 卡尔曼平滑器
3.3 离线约束平滑算法
3.3.1 基于内点法的固定区间卡尔曼平滑器
3.3.2 约束条件与约束不等式的选取
3.4 在线约束平滑算法
3.4.1 额外时延队列与固定滞后卡尔曼平滑器
3.4.2 基于方差自调节的固定滞后卡尔曼平滑器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基于滑动抑制与状态观测器的局部自主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多检测阈值的恒定微增量滑动抑制策略
4.2.1 滑动过程模型的建立
4.2.2 压阻类触觉传感器的预滤波器设计
4.2.3 基于多检测阈值的恒定微增量控制器
4.3 基于电位计式位置传感器的状态观测器设计
4.3.1 噪声分析与系统建模
4.3.2 基于自适应固定滞后卡尔曼平滑器的状态观测器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遥操作系统及局部自主控制策略的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实时遥编程功能的实验验证
5.3 主端共享控制策略的实验验证
5.3.1 实验设置
5.3.2 轨迹重构算法的实验验证
5.4 从端监督控制策略的实验验证
5.4.1 实验设置
5.4.2 滑动抑制实验验证
5.4.3 运动状态观测器的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田志宇;黄攀峰;刘正雄;;辅助空间遥操作的虚拟管道设计与实现[J];宇航学报;2014年07期
2 李清华;燕雁;;“一箭三星”成功发射3颗技术科学试验卫星[J];中国航天;2013年08期
3 张文辉;叶晓平;季晓明;吴夏来;朱银法;王超;;国内外空间机器人技术发展综述[J];飞行力学;2013年03期
4 丁炳源;黄攀峰;刘正雄;常海涛;;速度型虚拟夹具辅助空间遥操作技术研究[J];航空学报;2013年06期
5 杜广龙;张平;;具预警功能机器人遥操作动态虚拟夹具的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蒋再男;刘宇;刘宏;;融合视觉的柔性虚拟夹具辅助遥操作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7 张斌;黄攀峰;刘正雄;朱建军;;基于虚拟夹具的交互式空间机器人遥操作实验[J];宇航学报;2011年02期
8 王学谦;徐文福;梁斌;李成;;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设计及研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黄献龙,梁斌,陈建新,吴宏鑫;分解法求解EMR系统机器人的服务角[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效农;空间机器人地面遥操作的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曾博;操作感知一体化灵巧假手机构及滑动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张国亮;空间机器人遥操作中基于视觉的局部自主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蒋再男;基于虚拟现实与局部自主的空间机器人遥操作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8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2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