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预期失效分析的伞型专利组合规避设计

发布时间:2017-07-30 23:13

  本文关键词:基于预期失效分析的伞型专利组合规避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专利组合 专利规避 AFD


【摘要】:寻求专利保护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专利战略。一类由互补性专利组成的伞型专利组合是通过挖掘同一产品系统存在或潜在的更多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具有互补技术特征的系列专利方案,通过更大的专利权利保护范围实现对同一产品系统的全方位保护。预期失效分析(Antucupatory failure determination,AFD)作为在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lgorithm for inventive-problem solving,ARIZ)中理想解和冲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失效预测分析工具,成为发现失效问题的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能挖掘现有的产品系统各方面的问题以及预测尚未发现的问题。提出通过伞型专利组合分析、失效分析、TRIZ工具解决问题、专利性评价四个步骤组成的基于AFD的伞型专利组合规避设计,首先通过对规避对象产品系统进行专利组合分析,标定对象产品系统的专利权利范围,为创新设计设定了界限并提供了研究线索;其次,运用AFD进行失效分析和失效预测,确定系统已存及可能的失效点;再次,通过应用TRIZ方法产生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利用专利实质授权条件评价筛选方案并进行专利申请。应用该流程对一种擦窗机器人进行创新案例分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方案。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专利组合 专利规避 AFD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153)
【分类号】:TP242;G306
【正文快照】: 0前言*为取得某一产品的垄断地位,企业多将不同专利依据专利间的技术关联程度进行组合,形成系统化专利壁垒。一类伞型专利组合以某一产品系统保护为目标,由产品系统中不同问题模块的解决方案构建多个专利,形成互补关系的专利组合,克服了单一专利的保护局限,为产品的持续性创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章;C型扫描声学显微镜在功率管失效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1997年06期

2 唐民,张素娟;先进成像技术在失效分析中的应用[J];半导体技术;2001年02期

3 宁叶香;潘开林;李逆;;电子组装中焊点的失效分析[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7年09期

4 杞居意 ,李华明;视频延迟线失效分析[J];电讯技术;1983年03期

5 茅有福,邹昌球;用曲线轨迹法对集成电路不合格品的失效分析[J];半导体技术;1986年04期

6 靖琦;;废品失效分析档案的深度挖掘与编研利用[J];科技视界;2013年24期

7 张卫方;第四届全国航空航天装备失效分析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材料工程;2002年07期

8 侯翠群;;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失效分析及其缺陷产品的筛选淘汰[J];集成电路通讯;2006年01期

9 Arthur Chiang;David Le;;对使用铜丝键合的功率MOSFET进行失效分析[J];电子产品世界;2013年08期

10 彭自安;吴常津;;集成电路功能测试和失效分析中的电子束检测技术[J];真空电子技术;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简介[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简介[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A];2006年全国失效分析与安全生产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峥;陈再良;李鹤林;;我国失效分析的现状与差距[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金星;刘天模;张力;冯大碧;;天然气阀门开裂失效分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凡;;曾经的失效分析案例回顾[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靖琦;杨永生;曹淑芬;;失效分析档案的编研与开发利用[A];档案管理与利用——方法 技术 实践[C];2013年

8 郑文龙;施伟力;;失效分析可靠性的探讨——从一些事故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失效分析结论的可靠性[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臧启山;田纪丰;姚戈;袁金才;苏会和;;失效分析在金属研究所的发展[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王金星;刘天模;张力;冯大碧;;天然气阀门开裂失效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郝鸿波;失效分析从幕后走向公众[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顾永强;加强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势在必行[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3 杨学锋;重视生产设备的失效分析与预防[N];经理日报;2006年

4 质宣;首部元器件失效分析专著发布[N];中国航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荣为人;分析产品故障 推动科技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5年

6 记者 杨学锋;启用失效分析与预防技术[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7 杜长全;企业如何重视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作[N];中国企业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青 何晓龙;让石油管材物尽其用[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彭德倩 实习生 周扬清;设备“良医”[N];解放日报;2013年

10 谢仕j,

本文编号:596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596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