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

发布时间:2017-12-19 08:36

  本文关键词: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刘公岛森林公园 支付意愿 旅行成本法 条件评估法


【摘要】:本研究首次将游客对生态旅游的态度纳入分析模型,先后用主成分分析、集群分析、交叉分析、旅行成本法、条件评估法中的双界二元选择模型等方法,于2012年8月对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对游客的特征、生态旅游态度和旅游需求,以及对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WTP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包括: 1.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在报刊杂志上的宣传应该加强,同时,应该在园内拥挤程度、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环境资源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 2.游客认为,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应设法:(1)保护景区内的资源;(2)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3)降低旅游对环境的冲击;(4)设定游憩承载量。 3.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可以分为:(Ⅰ)关注环境群;(Ⅱ)多元关注群;(Ⅲ)关注资源群。 4.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大多在意旅行成本,愿意前来旅游的也多是收入高、旅行满意、对生态旅游关注或意识强的游客。 5.从能否带来最大的旅游效益出发,“关注各个方面”将是刘公岛的未来发展方向。 6.对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各项非使用价值,游客的支付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对“遗赠价值”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多元关注群”和“有环保背景”的游客的支付意愿较高。 7.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旅游效益至少为每年7亿美元,非使用价值数值至少为每年5亿美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冬;周志翔;何云核;李罡;陈小平;;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经济价值评估——以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2 任朝霞;陆玉麒;;条件价值法在西安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的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3 申韩丽;李俊鸿;张冰;贾竞波;;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4 高静;洪文艺;李文明;章勇刚;罗芬;;自然保护区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初步研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年11期

5 张海霞;汪宇明;;可持续自然旅游发展的国家公园模式及其启示——以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和科里国家公园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1期

6 吕君;汪宇明;刘丽梅;;草原生态系统旅游价值的评估——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8期

7 卢小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与参与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10期

8 杨絮飞,丁四保;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9 周学红;马建章;张伟;王强;;运用CVM评估濒危物种保护的经济价值及其可靠性分析——以哈尔滨市区居民对东北虎保护的支付意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艳蕊;赵凯;王志晓;薛欧;;基于CVM耕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评估——以河南省内黄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1307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07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