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文关键词:“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出处:《人民长江》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流域水循环 演变机理 重点基础研究 科学技术奖励 科技进步 党和国家领导人 海河流域水 资源综合评价 高效用水 水分循环
【摘要】:正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王浩院士作为获奖代表应邀出席了颁奖大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该项成果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06CB403400)"等项目完成。该项目是水利部牵头的第一个国家973项目,在首席科学家王
【分类号】:TV213.9
【正文快照】: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源、水环境与生态演变机理以及农田与城市单元水分循环过程行,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流域水循环演变与高效用水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水循环的“量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其亭,王中根;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重大科学问题及研究展望[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1年04期
2 李道峰,刘昌明;黄河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初探[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3 李文生;许士国;;流域水循环的人工影响因素及其作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7年04期
4 魏怀斌;武中强;杨文博;;郑州市贾鲁河流域水循环模拟[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年04期
5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J];科学通报;2013年12期
6 杨海乐;黄心一;杨爱辉;陈家宽;;流域过境水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以太湖流域地表水平衡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7 迟久猹,畅绍琦;采煤对流域水循环规律及地下水的影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2年03期
8 鲍卫锋;黄介生;孔祥元;;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域水循环效应[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2期
9 石朋;侯爰冰;马欣欣;陈喜;张志才;;西南喀斯特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年01期
10 甘泓;汪林;曹寅白;游进军;甘治国;秦长海;何杉;徐凯;;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整体调控模式与阈值[J];科学通报;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可丽;程国栋;江灏;张立杰;;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张光辉;万力;李文鹏;;西北内陆水循环演化及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模式[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3 贾仰文;;WEP模型的开发与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拟[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沈永平;施雅风;刘时银;;冰川在塔里木内陆流域水循环中的作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陆琦;流域水循环失衡亟待引起重视[N];黄河报;2013年
2 ;创建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的“国家队”[N];中国水利报;2013年
3 贾仰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究流域水循环 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薇薇;中国非湿润地区植被与流域水循环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黄一民;洞庭湖流域水循环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洋;石羊河流域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升东;基于环境同位素的锦绣川流域水循环规律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3 关江;流域水循环再生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胡东来;嫩江流域水循环与湿地生态演变相互作用及综合调控[D];东华大学;2009年
5 董国强;基于集合模拟的滦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归因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8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2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