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资源能值转换率计算与研究
本文选题:水资源 切入点:复合系统 出处:《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年07期
【摘要】:从水资源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复合系统进行能量分析,提出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流域水资源定量分析的思路。论述了能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太湖流域水系为研究对象,绘制了流域水资源能值系统图,并编制能值分析表,对流域2007—2011年供水水资源的能值转换率进行计算。研究表明:流域水资源能值转换率呈逐年增大趋势,与流域近年为改善流域水环境,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系列工程项目的情况吻合;另外,人工干扰下水资源的能值转换率较天然水资源平均增长24.3%,而且这种增长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4.31%到2011年的36.4%,说明流域水资源量虽丰富,但安全供水的代价却越来越大。水质型缺水将是20世纪面临的新挑战。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water resources composite system, the energy analysis of composite syste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idea of applying emergy theory and method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is put forward, 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emergy are discussed. Taking the water system of Taihu Lake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raws the map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mergy system of the basin, and compiles the emergy analysis table. The emergy convers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from 2007 to 2011 i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ergy convers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iver basin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basin is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In addition, the emergy convers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under artificial interference has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24.3 perce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natural water resources, and this increase is also showing an upward trend year by year. From 4.31% in 2007 to 36.4% in 2011, it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is abundant, the cost of safe water supply is increasing. Water shortage of water quality type will be a new challenge in the 20th century.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9153) 苏州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SS201129)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友辉;孔琼菊;;工程型水资源价值评估的能值分析模型及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4期
2 丁涛;郑君;于普兵;韩曾萃;何若英;;钱塘江海塘防洪御潮经济效益评估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0年03期
3 陈丹;陈菁;罗朝晖;;天然水资源价值评估的能值方法及应用[J];水利学报;2006年10期
4 陈丹;陈菁;关松;陈祥;;基于能值理论的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生态经济评价[J];水利学报;2008年12期
5 郭瑞丽;吴泽宁;于洪涛;李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的能值计算方法及应用[J];生态经济;2011年01期
6 姚成胜;朱鹤健;刘耀彬;;能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7 樊洪根;;上海市部分治太工程实行管养分离后运行管理成本效益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年11期
8 陈为民;;上海市海塘工程经济效益浅析[J];上海水利;1985年04期
9 M.T.布朗;郭瑞丽;山松;;欧盟水框架指令中供水成本的能值测算[J];水利水电快报;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翠美;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惠春;孙宏山;甘世民;;西北干旱区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孟范平;李睿倩;;基于能值分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3 吕翠美;吴泽宁;;区域用水效率与节水潜力的能值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4 刘志杰;陈克龙;赵志强;苏茂新;;基于能值理论的西宁市生态足迹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1期
5 周文婷;黄毅斌;王义祥;翁伯琦;;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生态系统综合效率研究与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3年02期
6 管新建;齐雪艳;吴泽宁;郭瑞丽;;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7 李冬燕;李晓;李英;;生态产业链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8 管华;徐汇;;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水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评价方法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2期
9 陈国宏;李美娟;倪小芳;;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10 康虹;林惠花;;基于能值的漳州市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赖力;黄贤金;王辉;董元华;肖思思;;中国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估算[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定宏;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艳;基于产业集群的氯碱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张攀;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蒋爱华;泛(火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方勤敏;资源生态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资源效率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超;基于GIS的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斯蔼;生态经济学模型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姚成胜;农业耦合系统的定量综合评价及其区域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吕翠美;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桂芹;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生产贡献的能值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邹金伶;基于环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怀化市绿色GDP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殷雅玉;基于可拓学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恒;安徽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小燕;山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生态压力定量评估[D];西南大学;2012年
6 孙洁斐;基于能值分析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魏丽丽;城市水资源价值与水价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马雁飞;基于能值理论的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9 韩海燕;纳入水价的荣县城乡生活需水量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肖燕;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武,李俊奇,张雅君;中国的水资源危机及其对策[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严茂超,李海涛,程鸿,沈文清;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王红瑞,肖杨,吴丽娜;水环境生态价值的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4 杨彩霞;李冬明;李磊;;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水资源价值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8期
5 钦丽娟,曹剑峰,平建华,姜纪沂,王楠,沈媛媛,李升;模糊数学在郑州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陆宏芳,蓝盛芳,俞新华,陈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整合分析研究方法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4期
7 隋春花;蓝盛芳;;广州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能值的分析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4期
8 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黄金川;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9 吕翠美;吴泽宁;胡彩虹;;水资源价值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10 隋春花,蓝盛芳;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EMA)的原理与步骤[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河水利委员会供水局局长 王宏乾;[N];黄河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翠美;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丙山;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征;河北省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2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9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