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
本文选题:旅游资源 + 市场化 ; 参考:《商业时代》2014年07期
【摘要】:旅游资源是从需求出发的定义,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其本质特征,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必须以对市场的吸引力为依据。彻底的旅游市场化评价体系可以从旅游吸引力的广度、强度、指向、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衡量。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拓展了关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从市场化评价可以推断出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才是好资源、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差异构成旅游资源等结论。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s based on demand, and the attraction to the market is i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must also be based on the attraction of the market.A thorough evaluation system of tourism marketization can be measured in terms of the breadth, intensity, dire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ourism attraction.The market-oriente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has expand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ourism resources, from which we can infer that only competitive tourism resources are good resources, environment becomes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s, and differences constitute tourism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国旅游研究院;
【基金】: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基于产学研关联的旅游学科建设思想研究”(编号:13TAAK006)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戴斌;胡家镜;刘祥艳;曲小毅;;北京非传统旅游资源市场特征的实证研究——基于外国游客消费行为的调研[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J];旅游学刊;2000年03期
3 刘思敏;“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娟娟;李荣日;;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支持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林龙飞;王华;杨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模糊评价模型[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3 刘思敏;;旅游资源开发的多国联动和以城兴景战略——以中越边境德天瀑布城开发构想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刘广元;赵小鲁;汪结斋;;重庆市巴南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琼英;;基于旅游属性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6 杜丽娟;尹菲;;关于中质景区定义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7 韩春鲜;马耀峰;;旅游业、旅游业产品及旅游产品的概念阐释[J];旅游论坛;2008年04期
8 俞海滨;;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研究进展[J];旅游论坛;2011年06期
9 李霞;;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述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邓凤莲;;中国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量表研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耿筱青;陈蓉;;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构想——以称多县为例[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2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武虹剑;省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田雨佳;基于旅游资源学视角的旅游公路网布局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张金华;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何小芊;中国温泉旅游的历史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禹兵;基于游客感知的郊区旅游环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雪花;基于游客体验需求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艳;以泸沽湖景区为实证的西部旅游资源开发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4 黎氏红草;越南岘港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李强;理论与实践:旅游规划编制结构的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丁晓蕾;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任建定;有形资源的旅游价值及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王容;卢作孚的旅游思想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贾党辉;基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卜书朋;伏牛山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金波;AHP法在梅州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运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2 肖峻 ,罗凤章 ,王成山 ,郭铁军;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求解方法比较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3期
3 朱孔山;旅游产品及其市场营销的若干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2期
4 佟玉权;旅游资源的模糊性及其评价[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5 马雪萍;旅游资源观念的发展演变及对上海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科学;1999年01期
6 张凌云;市场评价:旅游资源新的价值观——兼论旅游资源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旅游学刊;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友兵;旅游资源及其他相关概念辩析——与杨振之先生商榷[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2 周长军;红水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古老.多姿.璀灿[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0年09期
3 马振兴,黄冬保,刘芳宇,惠元贞;葛仙山旅游资源及其远景[J];江西地质;2000年03期
4 贾卫国;浅议天柱山旅游资源的开发[J];林业建设;2000年06期
5 蒋志;李白旅游资源的开发[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宋乃平;宁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梁化奎,翟爱东;徐州旅游资源中战争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利用[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廖伟群,张加恭,黄慧萍;万山群岛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热带地理;2000年02期
9 夏学英;辽宁旅游资源区域特色及开发战略[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郭为,黄玉琼;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红梅;陈永孝;;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供需关系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2 俞金国;王丽华;;关于旅游资源理论的再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周玉翠;;湖南品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左爱萍;陈瑞保;王跃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洁;;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兴趣的统计分析[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琛;;区域旅游协作背景下的“首都都市度假游憩圈”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卢耀如;;开发旅游资源要强化科学意识[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8 赵鸿斌;王占林;郑淑霞;;青海湖旅游资源环境及其保护对策[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9 杨文衡;;《徐霞客游记》在当前开发旅游资源中的作用[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彭龙;;西部大开发要重视风土民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志茹 杨少亮;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2 朱新法 宋晓华;开发旅游资源,把眼光放远些[N];新华日报;2001年
3 记者 邹思球;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展现迷人魅力[N];宜春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贾鹏云;旅游资源亟待整合[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吕壮;上海旅游资源在哪儿[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6 田文静(作者单位:淮南市旅游局);浅谈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N];安徽经济报;2006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局副局长、研究员 岳颁东;提升旅游资源的多重价值[N];阿克苏日报;2007年
8 宋伟;山西的旅游资源与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马卷 姚志强;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记者 高鹏 刘巍;旅游资源亟待打破垄断[N];中国民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连生;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冯书春;环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段雅婧;阿拉善盟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曼;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虎国;延边旅游资源及其评价[D];延边大学;2004年
6 方幼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李玮娜;山东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及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8 达红;文学视野中的常州旅游资源[D];苏州大学;2008年
9 闫姗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丽君;长治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8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7388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