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的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Weihe River Basin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optimal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basin, the life,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of the basin in 2020 are forecasted on the basis of quota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ystematic generalization map and water distribution target, the ecological index, social index and economic index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re considered synthetically, and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model of water resources oriented to ecology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is solved by combining chao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genetic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shortage rate of Weihe River basin in Shaanxi Province is 18.1under the guarantee rate of 75% in 2020.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03B03)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济干,张婕,董增川;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西琴,刘昌明,杨志峰;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Ⅰ)——理论[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周晓,胡以华,陈修桥,赵海燕;混沌遗传算法及其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年07期
4 王瑞琪;张承慧;李珂;;基于改进混沌优化的多目标遗传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1年09期
5 吴学文;索丽生;王志坚;;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的改进混沌遗传算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02期
6 张成才;马涛;董洪涛;刘杰;;基于遗传算法的灌区渠系优化配水模型研究[J];人民黄河;2013年03期
7 苏明珍;董增川;张媛慧;丁艳霞;;大系统优化技术与改进遗传算法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远;;生态需水量与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2 王钦建;;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4期
3 吴春华;轩晓博;刘达通;;调水工程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研究及实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Z1期
4 黄明;吴延斌;;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遥感影像分类[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5 桑连海,黄薇,刘强;长江下游干流河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计算[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1期
6 刘丙军,邵东国,许明祥,阳书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下游地区相互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7 施群;訾淑伟;康忠健;;含风电抽油机的油田配电网区域无功优化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1年15期
8 王瑞琪;李珂;张承慧;裴文卉;;基于RQGA和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混沌量子遗传算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4期
9 姜杰,杨志峰,刘静玲;海河流域平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10 丰华丽,夏军,占车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现状和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爱芹;顾国达;;倡导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文颉;窦丽华;;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一种新的图像恢复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汪洋;葛继稳;胡艳;;山区河流中水利工程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以湖北神农架林区长坊二级水库电站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叶剑锋;王玉峰;李岳霖;庞伟正;;运用混沌遗传算法综合阵列天线方向图[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5 冉净斐;;流通和谐:和谐性及其测度[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毕洪波;高丙坤;张玉波;;开式多源油田电网出力优化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7 谭乐彦;张军;;山东省地表水生态调度与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探讨[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建芳;王蕾;张欣欣;绪正瑞;;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等级划分[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曹明明;雷敏;;陕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黄奕龙;陈利顶;傅伯杰;黄志霖;;黄土丘陵小流域生态用水试验研究——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雨;长江上游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邹淑珍;赣江中游大型水利工程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丰华丽;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王好芳;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张仁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徐志侠;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宋兰兰;南方地区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姜娜;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生态需水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万莲;沿淮城市水环境演变与水生态安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鑫;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合理配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风;赣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及控制方案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郝利勋;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太子河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于春来;造纸废水敏感鱼种的急性毒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4 马永跃;章丘市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现状研究及防治对策[D];山东大学;2011年
5 易斐;分汊型河道生态流量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赵俊杰;中高速单体船流体动力学性能和结构特性综合优化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凯强;铅山河生态基流确定及生态调度模型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孟涛;铜川新区水环境管理与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雷敏;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需水及水资源持续利用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D];西北大学;2003年
10 王菊翠;关中地区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瑞鑫,郑德玲;基于区间套混沌搜索的混合优化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秦红磊,李晓白;一种基于帐篷映射的混沌搜索全局最优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1期
3 李丽娟,郑红星;海滦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J];地理学报;2000年04期
4 雷德明;严新平;吴智铭;;多目标混沌进化算法[J];电子学报;2006年06期
5 钟登华,熊开智,成立芹;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9期
6 姚俊峰,梅炽,彭小奇,胡志坤,胡军;混沌遗传算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1年01期
7 王智,朱凤书;灌溉渠系流量最优调配的0-1规划模型[J];灌溉排水;1992年03期
8 贾宝全,许英勤;干旱区生态用水的概念和分类─—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地理;1998年02期
9 唐巍,郭镇明,唐嘉亨,李殿璞;复杂函数优化的混沌遗传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10 杨宇明,李传东;混沌在遗传算法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利;陈豫;任广鑫;杨改河;;近50年来渭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4期
2 余凤鸣;;浅析渭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地下水;2011年05期
3 王潇语;;渭河流域陕西段水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9期
4 陈红莉,王军良;汾渭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研究[J];人民黄河;1996年08期
5 葛芬莉;关中地区渭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J];西北水力发电;2004年S1期
6 刘铁龙;张俊英;;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09年01期
7 王玉娟;王树东;曾红娟;蔡明勇;宋文龙;;基于作物缺水指数法的渭河流域干旱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4年01期
8 刘引鸽,郭叶红,卫旭东,宋军林;渭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5期
9 张洁;李同f;王武科;;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10 李晓春;郭亮;;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陕西水利;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定忠;;关于对“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的建议[A];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翔;;渭河流域污染现状及危害[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3 杨绍华;;陕西省渭河流域节水的必要性及措施[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蒲锐;;渭河流域管理初步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葛徽衍;张永红;;渭河流域气象防汛减灾体系建设与应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武麦凤;王旭仙;胡淑兰;杜继稳;;2003年渭河流域五次致洪暴雨的动力学诊断对比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葛徽衍;张永红;贾金海;卢亿农;;渭河流域“03.8”和“05.10”洪灾期间体积降水量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宋松柏;张雨;;渭河流域干旱特性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9 吕俊杰;王旭仙;武麦凤;杜继稳;;2003年渭河流域一次区域性致洪暴雨的天气学分析[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淑兰;葛徽衍;张淑玲;张永红;;“03·8”渭河流域特大洪灾特征及成因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凤年 陈刚;《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通过审查[N];中国水利报;2004年
2 水利部副部长 陈雷;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渭河流域治理规划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石志勇 朱钰欣;渭河流域将关闭73家造纸企业[N];各界导报;2006年
4 记者 项晓光;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局挂牌成立[N];黄河报;2006年
5 记者 刘国英;我省安排渭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前期工作[N];陕西日报;2006年
6 王辛石 记者 梁伟;我省江河水库与渭河流域实现统一管理[N];陕西日报;2006年
7 王璐 肖颖 苏辉;我省关停并转渭河流域73家造纸企业[N];陕西日报;2006年
8 岳鸿环邋苏辉 李颖;渭河流域污染严重的56家造纸企业被关闭[N];陕西日报;2007年
9 张琦;我省每年1.5亿治理渭河[N];西安日报;2007年
10 首席记者 张苓;陕西将在渭河流域建成40个污水处理项目[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洁;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帅;渭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马斌;基于信息技术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荣华;渭河流域蒸散发特征及水量变化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钰娴;渭河流域产水产沙区域分异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樊良新;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征良;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赵串串;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渭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曹礼梅;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特性分析与水资源需求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海江;渭河流域水沙演变情势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杨立彬;基于河流健康的渭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麟菲;渭河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大连海洋大学;2014年
7 陈艳霞;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孙晓丽;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陈亚萍;渭河陕西段水体污染评价及控制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范兆轶;陕西渭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06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20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