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鸡西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22:08
【摘要】:煤炭资源型城市,是指那些向社会提供矿产品或者其初级产品等资源型产品,并以此为主要城市功能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生命周期的规律,煤炭资源型城市将逐步经历起步期、成熟期和枯竭期。进入煤炭资源枯竭期的城市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物资,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煤炭资源储量和开采量的日益减少,开采成本的逐渐加大,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通过分析和评价鸡西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程度,并确定其时间的差异,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不仅滞后于一般性的城市,而且在整体上也滞后于其他类型的资源型城市,使得城市的转型迫在眉睫。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最为直接和敏感的资源因素,煤炭资源枯竭型鸡西市在建设的初期,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决定其建设初期用地呈现了“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的态势,使得许多建设用地的空隙被填满,也就基本形成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格局,同时城市内部的用地结构不够合理,城市功能的布局混乱,用地效率的低下,城市土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该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由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文以鸡西市的六个市辖区为例,以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生态条件为要素层,构建鸡西市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2002-2011年鸡西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鸡西市10年间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呈上升趋势,但是还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通过对鸡西市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来提高鸡西市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使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调整用地的布局和产业的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其他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新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01.2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鸡西市,虎林市


东北农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3 鸡西市土地利用历史演变及现状3.1 研究区概况鸡西市共有 6 个市辖区,一个县(鸡东县)和两个县级市(虎林市和密山市),本文以 6个直辖区为研究区,即鸡冠区、滴道区、城子河区、恒山区、梨树区和麻山区(见图 3-1)。这 6 个区都是鸡西市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结构图,鸡西市,结构图


3.3 鸡西市土地利用的现状鸡西市是随着资源的开采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快速发展成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鸡西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式,不仅是城市在空间上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也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直接反映,而且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影响(见表 3-2,图 3-2,表 3-3)。表 3-2 2002-2011 年鸡西市建设用地结构(km2)Tab3-2 2002-2011 years of coal resource-exhausted city Jixi construction land structure(km2)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居住用地 41.6 41.7 41.8 41.9 42 44.5 47.6 47.8 48 48.1工业用地 8.79 8.81 8.82 8.84 8.86 8.90 9.92 9.94 9.98 10仓储用地 1.71 1.72 1.74 1.75 1.76 1.81 1.92 1.93 1.94 1.95对外交通用地 2.02 2.05 2.08 2.1 2.12 2.18 2.35 2.38 2.4 2.42道路广场用地 5.15 5.34 5.42 5.63 5.71 5.96 7.78 8.82 8.89 8.92绿化用地 1.88 1.92 1.95 1.97 1.98 2.09 2.22 2.24 2.27 2.31

鸡西市,学位论文,评价结果


东北农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4.6.2 评价结果表 4-3 2002-2011 年鸡西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Tab4-3 The land sustainable use degree of city Jixi in 2002-2011 years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土地可持续利用度 0.191 0.221 0.276 0.292 0.312 0.336 0.390 0.412 0.482 0.5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华富;试论我国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江艺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8期

3 李晶;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4 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5 于左;孔宪丽;;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6 荣西武;顾文选;;制度创新与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7 赵景海,俞滨洋;资源型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兼论大庆市城市空间重组[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8 李长华;路世昌;;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3期

9 李博;佟连军;韩增林;;东北地区煤炭城市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模式[J];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10 袁朱;我国煤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764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64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b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