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1:09
【摘要】:水资源承载能力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与区域的社会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而提出来的,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它的研究对于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布局等宏观区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出手,提出了一套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并选用实例进行分析和比较,全文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主要是对前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在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性进行了科学界定和归纳。系统综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分为经验估算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复杂系统分析方法,指出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身方法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章)着重对自身的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体、客体及承载水平、水资源配置下的主客体耦合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资源承载水平进行分级,将其划分为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几个级别,并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第五、六章)在第一、二部分的基础上以东营市、海南省、海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为典型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并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三个层次的评价和比较。其中,以东营市为分析计算的重点,对其进行情景分析,并比较不同情景下的不同承载结果。结果表明,评价方法简单但层次分明,实用性较强。评价计算结果可为四个地区的宏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结论部分还提出了本研究创新点和需加强之处,并指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发展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V211.1
【图文】:

水载,客体,水资源,水资源承载能力


水资源所承载的客体主要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组成。水资源对客体的承载水平包括对人口的承载水平、对经济发展的承载水平和对水生态环境的承载水平(见图3一1)。随着承载客体自身条件或需求的改变,将对承载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水资源承载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之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图3一1水资想水载水半不意图

示意图,可利用量,示意图,耗水量


23456789101112IJ份图4一1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示意图4在主体层面,由于生活用水在总用水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其优先级较高通常完全得到满足。因此,首先从水资源可利用量中扣除生活和生态必需的水量,得到可供生产使用的水量,用于支撑经济发展规模。(2)单位GDP综合耗水量确定对于客体层面,主要以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区域经济结构和用水效率推算得出单位GDP综合耗水量。根据区域的现有经济基础、自然资源条件和发展规划对未来经济发展作出相应预测,确定不同发展水平下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水利用效率。根据区域内各个产业的发展预测,分析达到相应经济水平下的各产业用水效率和增长速度,从而可以得到不同水平下的各产业增加值和耗水量,获得单位GDP综合耗水量

东营市,耗水量,比重,用水量


占总用水量的62.9%,林牧渔用水量.095亿m3。工业用水量5.09亿m3,占总用水量的31.8%;农村生活用水量.03亿m3,占总用水量的l,8%,城镇生活用水量.054亿m3,占总用水量的3.3%(图5一2)。图5一22000年东营市各项用耗水量比重2000年东营市社会经济耗水量为11.89亿m3,约占水资源总量13.%亿m3(含黄河分水量.78亿m3)的85%,与水资源可利用量11.46亿m3基本持平。其中,农业耗水.883亿m3,占总耗水的74%,工业耗水量.251亿m3,占总耗水量的21%(图5一2,表5一1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亚妮;宋宝德;;富县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力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洋;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2 柴智平;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9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69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