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葫芦岛市连山区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07:15
【摘要】:这篇论文共包括六部分:绪论;概况;水文要素;水资源量;水质;结论和建议。评价内容包括降水、径流及各要素时空变化规律,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数量、水资源质量以及总资源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 本次分析把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作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全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85.5毫米。把1956~2000年平均径流量作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全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3958.1万立方米,折合径流深为145.1毫米。并以1980~2000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作为近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7819.9万立方米。 全区人均占有水量为442.6立方米,女儿河、孤竹营子河以及其它诸河,处于重度缺水水平;兴城河为极度缺水;连山河、五里河其人均占有水量已严重低于人均正常生存最低线。连山区1991~2000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473.3万立方米,地表水供水量为1148.1万立方米,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17.7%。连山区1991~2000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739.4万立方米,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5710.1万立方米,地下水开采率为99.5%。 经过统计分析,连山区水资源总量偏少,水污染严重,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而地下水开采率较高。因而需要保护水源、减少污染,提高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而限制和降低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可持续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V211
【图文】:

地形图,连山区,水资源分区,葫芦岛市


计算面积以水利局在1:10万地形图圈定的行政县(区)、乡镇界限为依据,所求得面积为行政分区水资源计算面积。连山区水资源分区及采用面积见表2.3、表2.4及图2.1。表2.3连山区水资源流域分区套行政乡镇分区表单位:kmZ四四级区区子区区乡镇镇面积积小小凌河河女儿河河白马石石79000新新新新台门门165.000山山山山神庙庙131.555钢钢钢钢屯屯148.222张张张张相公公94.111虹虹虹虹螺叽叽78.000台台台台集屯屯81.111金金金金星星63.333孤孤孤竹营子河河孤竹营子子56.444小小凌河~六股河河连山河河沙河营营127.777锦锦锦锦郊(北)))24.888城城城城区(北)))14.777五五五里河河城区(南)))15.000锦锦锦锦郊(南)))9.333寺寺寺寺儿堡堡104.999兴兴兴城河河杨家杖子子141.555其其其它诸河河高桥桥58.333石石石石灰窑窑63.111塔塔塔塔山山56.222老老老老官堡堡90.777东东东东青堡堡48.666全全区合计计1651.4

等值线图,连山区,葫芦岛市,等值线图


均不作定量处理,适线时尽量照顾中、低水点据。3.1.3降水的地区分布为了反映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绘制了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详见图3.5。()l等值线图的绘制原则所有站点的统计参数应根据系列长短、地形的代表性、精度划分为主要站、一般站和参考站,把主要点据作为勾绘等值线的骨干;考虑连山区降水量分布总趋势与降水成因、水汽来源的关系、充分注意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勾绘时以上两方面综合考虑,既要遵循直线内插的原则,又不必拘泥于个别点据。

连山区,年内分配,代表站


.6%一64.3%;西部较小,约占24.0一47.%4;东部变化较大,19.%6一64.%3。连山区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详见图3.6。图3.6连山区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图全区受台风、气旋等天气系统影响,较大降水过程一般集中在三日内,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最大三日雨量一般约占年量的20.%6左右。3.2径流径流分析,是在以往水资源评价基础上,侧重收集1980年至2000年区内和临近县、区界的水文、水利、气象、地质、市政等部门及各用水行业21年的供用水资料。资料分为实测资料和调查资料两种,对实测径流资料年限较长、质量较好的测站均予选用。并对所选用的实测径流量资料进行了全面复核与审查。l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韶峰;;我国南方水资源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土壤通报;2007年05期

2 陈正虎,唐德善;张家港市水资源状况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年05期

3 陈克伟;杨昆;杨恒喜;;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4 康穗明;;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中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人民珠江;2010年03期

5 李方源;;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规划[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6期

6 吴俊h

本文编号:2787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87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2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