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若尔盖湿地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5 08:16
   若尔盖高寒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具有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沙化控制、调节局部区域小气候及固碳等功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地质构造运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对若尔盖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该地区水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基于研究区的水文实测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水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研究区内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水源涵养功能衰减、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泥炭资源破坏、沼泽有机污染日趋严重,沼泽湿地多种生态功能明显下降,全球气候变暖、降雨减少、过度放牧、疏干沼泽、不合理开发泥炭资源是造成该区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针对研究区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水环境保护意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湿地水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增加保护湿地的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与建议。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X37
【部分图文】:

红星,若尔盖县,阿西,黑河


第 2 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2.1 地理位置及范围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属于若尔盖湿地的核心部分(见图 2.1),湿地类型为泥炭草本沼泽,属黄河上游源区。若尔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1.67×105hm2,由湿地、湖泊、河流生态系统以及草地、山谷组成。地理坐标为北纬 32°25′~34°00′,东经 102°29′~102°59′,保护区四周界限是:北面至唐克-红星公路,南面抵唐克-若尔盖县城公路,东面至若尔盖县城-迭部 213 国道,西面抵彻尼亚河、黑河、唐克-红星213 国道。保护区东西宽 47km,南北长 63km,总面积 1.67×105hm2。主要涉及辖曼、唐克、嫩洼、红星、阿西和班佑六个乡及阿西、辖曼、黑河、向东、分区五个国营牧场。

区划图,保护区,核心区,湿地


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经济考察报告)。由图 2.2 可知,保护区分为“核心4.87×104hm2)、“缓冲区(7.40×104hm2)”和“实验区(4.40×104hm2)”三区(见图 2.2)。其中核心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纳洛乔核心区,面65×104hm2,北部为哈丘湖核心区,面积为 3.22×104hm2。保护区湿地面30×104hm2,占保护区面积的 13.78%,草地面积 1.44×105hm2,占保护区 86.22%。湿地中沼泽面积 1.99×104hm2,湖泊面积 1.23×103hm2,河流83×103hm2,分别占保护区面积的 11.94%,0.74%和 1.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自力;;四川若尔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J];阿坝科技;2005年01期

2 杨永兴,黄敄畴;三江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沼泽生态农业的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年02期

3 陈武,艾俊哲,李凡修,梅平;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地下水;2002年02期

4 王利花;姜琦刚;李远华;;基于RS与GIS技术的若尔盖地区沼泽动态变化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6年04期

5 田应兵,熊明标;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评价[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章炎麟;模糊数学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5期

7 邓伟,栾兆擎,胡金明,闫敏华;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水分通量研究[J];湿地科学;2005年01期

8 张晓云;吕宪国;顾海军;;若尔盖湿地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湿地科学;2005年04期

9 刘振杰;;衡水湖湿地水环境分析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年02期

10 但尚铭;但玻;;若尔盖地区典型湿地NDVI动态特点分析[J];四川气象;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812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12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a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